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水平多向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栋  李相崧 《岩土力学》2008,29(3):603-608
利用香港科技大学离心机双向振动台,进行了群桩基础模型的水平单向和双向振动试验;振动过程中的桩身弯矩响应表明,群桩基础在单向振动中表现出的对称性在双向振动下不复存在;并进行了桩-土相互作用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初步探寻了试验观测到的“垂向加载效应”的产生机制;同时通过简单的推导,指出了当前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在试验、数值和理论分析方面对水平多向荷载下的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震作用下自由场中饱和砂土的应力-应变推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栋  李相崧 《岩土力学》2010,31(1):277-281
水平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是岩土地震工程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香港科技大学土工离心机上的双向振动台,进行了饱和砂土自由场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模型试验。根据应力和应变的定义以及达朗贝尔原理,由试验观测的土体加速度、位移和孔隙水压力数据直接推导得到不同深度处砂土的应力和应变,揭示了振动过程中饱和砂土的应力路径和应力-应变关系演化过程,以及与超静孔隙水压力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 】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 】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某城市一起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评估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 】评估模型具有较高操作性和可行性,可在各种复杂地质环境的城市中开展深层地下空间韧性评估工作;所评价灾害事件的严重度为5.601,属严重水平;地质体的暴露性为5.735,灾损敏感性为6.146,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35.247,属脆弱地质体;预警能力指数为1.00,防灾能力指数由原来的5.66提高至灾后的7.00,故抵御力综合评价结果由15.38提高至19.02;通过填砂、地下注浆等措施后,恢复力为2.00,且由于地质环境趋于稳定,地质环境适应力综合分析为1.00。【结论 】若受灾害影响,地质环境韧性水平的演化可分为正常、受灾、抵御、恢复、适应和新的正常水平6个阶段,韧性水平曲线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后趋于稳定,且在受灾和抵御的节点处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4.
苏栋  李相崧  明海燕 《岩土力学》2007,28(Z1):703-708
水平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是岩土地震工程近几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完全耦合有限元程序SUMDES 2006和临界状态砂土本构模型,分析了15 m深的饱和砂土自由场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加速度的传播、孔隙水压力的发展、侧向变形以及地面沉降。通过增大和减小10 %参数值,分析了材料本构模型中12个参数值的变化对土层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参数中,临界状态应力比M和e - 平面中临界状态线在 轴上的截距 的影响比较显著,因而利用室内试验数据率定模型参数时,需保证其有足够的精度。分析结果也说明,用于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时,临界状态砂土本构模型仍然有进一步简化以减少参数个数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