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比较分析法,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流转效率与流转效果、制度创新、国外相关政策比较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加强在农地流转潜力、制度创新和分区域的农地流转等方面提出今后该方面的研究应当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2.
越来越强烈地利用地下水的同时,伴随着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技术成因负栽的加强,是必须最优化利用适于不同活动方向区域并计及自然资源,特别是地下水保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2002年洪水退去以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皿06p撒麟oBHue村庄的重建区开始了水井的净化工作。洪水对500多个绝大多数都是水井的单个水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开展水井的净化工作主要是根据一个方案:清洁水井外壁;抽水和泥泵;井壁和抽水泵的机械净化;井底的机械净化;井壁和抽水泵消毒;清水冲洗和从井中抽水;最后消毒;取水样;分析水样的主要化学和微生物指标,以及结果评估和措施方案。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水井(超过90%)的水不适于饮用。水质差首先表现在硝酸盐浓度、矿化程度和微生物指标超标。其原因关键在于水井排干与位于径流上方的污水管道相关的含水层,这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研究探讨了邻接火型畜牧综合体区域的水文地质和水化学状况的变化;对环境可能受到的污染做了预测,并且论证了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7.
以俄罗斯中心地区为例分析地下水动态的多年定向性特点,论证用于评价气候变化和人为作用程度对地下水影响的观测序列的代表性准则。  相似文献   
108.
根据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和人类活动污水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对矾土联合工厂矿泥储存池地区地下水污染的大体规模和等级进行了评价,并且确定了地下水成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所获取数据的总结研究制定了预先建立边界防渗透幕的自然保护综合措施;用排水井抽取由防渗透幕拦截的水;碳化矿泥水以降低pH值和把有害杂质转移到难溶化合物中,为了降低矿泥储存池地区渗透特性,也使用了淤填方法和储存矿泥充满的专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9.
桂林甑皮岩遗址地处典型的峰林平原区,面临地下水运动破坏遗址区稳定性的问题。为掌握水塘岩溶渗漏过程特征,揭示遗址保护区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保护遗址区的稳定性,分析了遗址保护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位动态特征,并根据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的水均衡要素建立水箱模型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水塘水位衰减方程,将模拟水位与实际水位对比分析,量化地表水与降雨及遗址洞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塘水位动态与地下水水位动态存在水位高差、上升起点、衰减速度和峰值滞后的差异性,两者动态过程的差异反映遗址区岩溶介质的沟通能力较强;地表水渗漏过程主要控制因素是水塘底部的岩溶渗漏能力;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塘的方式以主径流带管道流集中补给为主。遗址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互作用表现出强烈的动态模式,地下水与地表水互相转化特征显著。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互有利于削弱地下水潜蚀力,缓解地下水对覆盖层的侵蚀破坏。   相似文献   
110.
天然金刚石结构中氢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振动光谱(IR、RAMAM)研究金刚石结构中的含氢物相,发现金刚石结构中存在晶格氢和间隙氢两种。其中HF的存在为首次提出。同时不同的含氢物相在金刚石结构中的赋存状态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