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下扬子黄桥地区位于下扬子对冲构造带上,记录了多期构造变形,并且保存了较完整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发育多 套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文中采用三维地震工区构造精细解释及运动学正演模拟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 特征及其变形过程,结果表明黄桥地区中上古生界和下中生界地层在自SE向NW的挤压应力作用下,以前展式发育了多个 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在构造前锋,断层相关褶皱反向发育,于工区中部偏北西侧形成明显的对冲构造,地层遭受强烈的褶 皱、隆升,构造总缩短率高于47.55%;之后,区域应力场转变为NW-SE向拉张,工区南东侧发育负反转断层,且自南西 向北东负反转程度逐渐变大,由上正下逆复合型转变为似正断层型;此次拉伸正断作用导致断层回滑,形成上白垩统填充 的半地堑构造,对冲构造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油气成藏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黄桥构造变形与其油 气成藏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冲构造背斜、对冲构造下盘及南东侧的广陵构造背斜为黄桥地区的有利油气区块。研究结果对 进一步认识黄桥及下扬子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以及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韩城区块煤层气钻井堵漏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韩城区块5口煤层气钻井漏失情况的分析,发现主要漏失层位为上部的孙家沟组和上、下石盒子组,漏失层的岩性以砂岩为主,且大都发生在岩性变化处。该区井漏形式主要为砂泥岩层段漏失及纵向裂隙漏失,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堵漏措施:在渗透、纵向裂隙发育的砂泥岩中加入丹封、锯末及复合材料进行堵漏;在纵向裂隙发育的砂岩,漏失量较大时,采用大颗粒材料加水泥封堵,必要时用水泥固井进行堵漏。并针对该区的地层特性漏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井漏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3.
经参加全国危机矿山示范项目的实际工作,认为目前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新型JCX 3井中三分量磁测仪探头倾斜面向北时X读数正值最大,倾斜面向南时X读数负值最大,X分量指向井斜方向。两者在直角坐标系中虽然同样符合左手法则,但新老仪器的井下磁测传感器x、y坐标相差90°。因而,对于当前广泛在用的数十台JCX 3型仪器的测量结果,如果仍然套用建立在垂向系统基础上的矢量计算公式,就会导致应用和解释错误,因此有必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4.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东北兴蒙—吉黑造山带及毗邻地域发生在前寒武纪末期或寒武纪的一场造山运动,一直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先后提出过:贝加尔运动、萨拉伊尔运动、兴凯运动、泛非运动等来描述或界定这场伟大的造山作用。本文综合区域已有实际资料: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磨拉石建造出现的时限,造山花岗岩的测年数据,变质热事件的记录,构造活动残留的遗迹等,界定该期构造运动相对最符合贝加尔运动或兴凯运动创建之原意。而创建兴凯运动的典型区,其时限的可确定性和认知度尤佳,故建议在这诸多用语中,精选"兴凯运动"一语为最宜。  相似文献   
85.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2孔钻探施工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WFSD-2孔钻探施工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半合管取心技术、活动套管技术、螺杆马达取心技术和钻井液技术,以及发生的几次重大孔内事故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6.
依据1996~2008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选取总人口、粮播比例、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人均粮食年需求量5个指标,分析预测了2020年浙江省耕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至少为204.9万公顷,由此可见,基于粮食安全的浙江省耕地保护任务的艰巨性,并提出了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库姆塔格沙漠大尺度风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美国NCEP/NCAR1979—2006年27 a地面10 m高度的日平均风场再分析-2资料以及46 a的地面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和1 a的沙漠中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库姆塔格沙漠地区风场进行了统计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一年四季北风和东北风为近地面主要存在的风向,春季风速最强,夏季次之,秋冬季最弱;在夏秋冬季节,由于北风的逐渐减弱,加上受到南侧阿尔金山和青藏高原风场的影响,南下的气流在沙漠南侧分为三支,分别流入新疆、青海和甘肃。春夏季节在沙漠北侧基本都是以东北风或者西北风吹向库姆塔格沙漠,秋冬季节,沙漠地区出现西南风。根据沙漠周围6个气象站风场风速显示,库姆塔格沙漠地区风速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在过去的10多年中库姆塔格沙漠周围风场风速处于一个低谷期,但最近几年风速有不断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8.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和"环青海湖地区"典型生态区域1987-2004年代表性牧草观测站植被监测资料和地面气象数据,结合NOAA/AVHRR卫星遥感数据以及调查数据,分析了两区域十几年来草地退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平均以20×104hm2·a-1的速度递增,草地生产力<750 kg·hm-2的草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6.99%.三江源地区牧草产量以4.48~16.48 kg·a-1趋势减少,高度以0.16~0.80 cm·a-1的趋势降低,优势牧草株数的线性递减率分别为11株.a-1和16株.a-1,莎草科牧草开花期和籽粒成熟期的发育百分率下降25~50个百分点;环青海湖地区牧草产量以3.05~4.64 kg·a-1趋势减少,高度以0.75~1.28 cm·a-1趋势降低,以禾本科牧草为代表的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3%,位于青海湖以南地区的温性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递减率分别为0.25%·a-1和0.38%·a-1.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主要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等作用下发生的,在自然因素中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影响牧草的生育期、产量以及草地的群体结构的变化,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草地的退化;人为控制因素中,表现在草畜季节不平衡造成的超载过牧、人口增长以及草地不均匀的放牧压力等,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生态功能的退化.  相似文献   
89.
Maplnfo在移动目标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MapInfo的、用GSM网通信、并用GPS定位的移动 目标监控系统,并对其功能与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0.
李涛  周晓青  张祥  张雪飞  禄競  李坛  丘晓枫 《测绘》2023,(5):199-205
InSAR地形测绘是SAR卫星最为典型的应用任务之一。SRTM与TanDEM-X卫星分别开创了10 m精度以及4 m精度的全球DSM先河。L波段差分干涉SAR(L-Band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AR,L-SAR)卫星是我国第一组L波段干涉SAR编队卫星系统,卫星可完成1∶5万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随着L-SAR卫星的示范效应逐步扩展,国产小卫星也逐步跟进,以高景二号和宏图一号代表的小卫星开启了小卫星测绘先河。本文从卫星工程的角度,阐述了SRTM、TanDEM-X以及L-SAR卫星的关键技术,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当前SAR卫星的发展状况,有助于理解卫星工程的层次性特点,并讨论SAR卫星的未来趋势,为面向行业应用的卫星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