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高级变质富铝片麻岩出露于辽东岫岩北部王家堡子一带南辽河岩群变质岩石中,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变质作用研究,确定其变质峰期典型矿物组合为Sil+Grt+Crd+Bt+Pl+Kfs+Qz;峰期后存在典型的减压反应Grt+Sil+Qz→Crd。早期进变质阶段以出现十字石、蓝晶石为特征,晚期退变质阶段以石榴石变斑晶和黑云母转变为绿泥石为特征。传统地质温压计估算的富铝片麻岩峰期变质条件为:T=640℃~690℃,P=5. 5~7. 0 kbar;峰期后减压阶段变质条件为:T=560℃~660℃,P=4. 7~4. 9kbar;晚期退变质条件为:T=520℃~560℃,P=2. 9~3. 0 kbar。矿物组合特征、矿物相转变结构及其温压条件变化反映其具有近等温减压的顺时针P--T轨迹演化特征,不同于前人所获得的逆时针P--T轨迹。研究结果认为南、北辽河岩群在古元古代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变质作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2.
123.
岩石圈塑性流动与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对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机制有两种不同认识,即“刚性”板块通过弹性实现应力远程传递和岩石圈通过下层塑性流动实现应力远程传递。通过对岩石圈各层变形属性和塑性流动的研究。认为通过处于塑性状态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塑性流动实现应力远程传递和控制板内构造变形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4.
岩石圈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永胜 《世界地质》1999,18(3):7-14
在介绍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常规重力模拟实验的主要进展,研究内容以及模型相似性的研究现状。其研究进展 现在驱动自动化和观察,记录,测试系统数字化;模型结构多层化和实验材料多样化;模型相似半定量化。  相似文献   
125.
正冻土中水热迁移问题的混合物理论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连续统力学的混合物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冻土的力学 热学性质 ,建立了相应的本构关系 .以此为基础 ,首先给出了层冰形成的一个判别准则 ,研究了孔隙率对冻胀量的影响 ,所得规律能很好地解释已有试验结果 .其次 ,推导出控制冻土水热迁移过程的场方程为具有可动边界的非线性Burgers型方程 ,这一发现为研究土体冻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相似文献   
126.
卢良兆  董永胜 《岩石学报》1999,15(4):493-504
通过脱水反应的平衡热力学计算确定内蒙古兴和卓资太古宙孔兹岩系变泥砂质岩中变质峰期aH2O总体较低,变化于0.12~0.40之间,黑云紫苏片麻岩中aH2O为0.20~0.43,前者的logfo2值最高为-13~-15,但在有些岩石中极低,(αμH2O/αH^BtMg)P,T和(αμo2/αX^BtMg)P,T的系数主要变化于-0.241~-0.383和-1.052~-1.810,(αμH2o/αμo  相似文献   
127.
井间电磁测井技术测量井间地层电磁波传播特性,通过正反演获得井间电阻率分布信息,由此揭示地层油气水的分布信息.井间电磁接收是井间电磁测井技术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井间电磁成像测井系统研制中必须攻克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比磁反馈与无磁反馈两种天线接收幅度与相位特性,发现磁反馈接收天线频带平稳无相位跳变点,相比无反馈天线具有明显优势.在磁反馈天线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不同天线磁芯、不同天线缠绕方式对天线幅频特性的响应,发现这些参数均对天线幅频特性有不同影响,为天线设计与研制提供参考设计参数.在接收天线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噪声匹配放大、1/f滤波、工频压制、数字锁相放大、相敏检波等软硬件处理技术,进一步降低噪声,提高接收精度和灵敏度.为有效开展井间同步发射与接收采集,采用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提高同步与电磁波相位提取的精度.针对接收线路与系统中存在的误差,采用两距离井间电磁刻度方法进行压制.井间电磁接收样机研制完成后,分别在现场进行井下噪声测试、非金属套管井间、金属套管井间等系列井间电磁接收测量实验,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井间电磁接收技术可实现500 m以上大井距和双层金属套管井间测量.  相似文献   
128.
对2002年10月~2003年9月T213降水预报产品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分型和分区检验,结果表明冬半年对小量级预报能力较强,夏半年对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东高西低型降水各量级的预报均有较高的准确率,低槽型次之;各量级的预报大部分是南方优于北方.  相似文献   
129.
采用汶川地震震源区彭灌杂岩中代表性细粒花岗岩样品,在固体围压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上开展了高温高压流变实验研究.实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按照龙门山断层带5~30 km深度对应的温度和压力(静岩压)设定.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样品在10~20 km深度都具有很高的强度,彭灌杂岩在该深度处于脆性破裂-脆塑性转化域,而在20~30 km实验样品强度显著降低,彭灌杂岩进入塑性流变域,这与流变结构中的极限强度很接近.以花岗岩为代表的彭灌杂岩的破裂强度决定了中上地壳的强度,在15~20 km深度不仅强度达到最大值,而且控制了断层不稳定滑动,具备地震成核条件.因此,把彭灌杂岩强度随深度变化规律与流变结构和滑动稳定性参数(a-b)结合起来得出,彭灌杂岩在15~20 km的高强度是汶川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0.
为与蒙古国开展矿产资源合作勘查,我国对蒙古国及中蒙边境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是在充分收集分析资料基础上在蒙古国南戈壁省汗宝格德苏木进行了野外实地踏勘调查,最终划分了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矿产勘查选区。选区周边有欧玉陶勒盖超大型铜金矿,查干苏布尔加大型铜钼矿和鲁根高勒中型稀土矿;区内为丘陵残山地貌特征,基岩露头较好,有铜、钼和钨高值异常,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钼矿的前景,建议开展全面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