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地表反照率等下垫面物理特征和属性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进而会对城市热岛等大气环境形成影响。文中使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GRAPES),针对2004年10月北京一次重空气污染事件中的典型城市热岛过程,分别设计了两种数值试验方案:(1)对照试验,使用模式缺省的城区下垫面反照率参数,取值0.18;(2)敏感性试验,参考同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280m高度下垫面反照率观测事实,将北京区域城市类型下垫面反照率减小至0.15。通过对比两种试验方案在1km水平分辨率下的24h模拟结果,研究了城市下垫面反照率变化对北京地区城市热岛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GRAPES模式可成功模拟此次热岛过程中城区和郊区近地面温度的日变化趋势;(2)城市下垫面反照率的变化对城市热岛的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反照率下降0.03会使城市热岛强度增强0.8℃左右,结果也更接近实况。这说明随着城市发展引起的地表反照率减小有利于城市热岛强度增加;(3)通过分析地表的长波辐射发现,在城市区域较小反照率情形下,城区的长波辐射始终比郊区大,有利于热岛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城区近地层的风场辐合增加,对此次污染过程的发展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2.
本文根据宏GIS的概念,结合当前GIS发展趋势,就宏GIS的开发方法、应用领域和前景做了初步探索。尤其是把人文GIS做为一个宏GIS来看待,把GIS技术引入人文领域,可能尚属首次,有些初步构想对GIS的扩展应用将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就“Geomatics”的中文译名,目前基本上倾向于两种,即“地理信息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本文根据作者的一些分析,提出把“Geomatics”译成“地相学。  相似文献   
84.
根据层序地层学及动力沉积学原理,结合开发层系需要,将齐108块莲花油层分为3个油层组10个砂岩组,该油层可识别出Gm,Ss,Sm,Smg,Sp,Sw,Sh,Sr,Fm,Ff和Fds等11种岩石(性)相,它们构成了二级扇三角洲沉积模型,细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坝等7种沉积微相,利用古河道趋势分析法,编绘了不同时期砂体的分布网络及沉积微相图,砂体分布明显受控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趋势,不同级别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了研究区的主要储集层,控制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并讨论了沉积微相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卢良兆  董永胜 《岩石学报》1998,14(2):140-151
根据显微构造和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存在平衡组合Grt-Crd-Bt-Sil-Kfs-Pl-Qtz,反映变质峰期Grt+Sil+Qtz→Crd,Bt+Sil+Qtz→Grt+Crd+Kfs+H2O和Pl(An)→Grt(Grs)+Sil+Qtz①等转换反应和Fe-Mg交换反应均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资料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确定其峰期P-T-X关系:P为0.60~0.70GPa,T为700℃~750℃,XGrtMg为0.21~0.26,XCrtCa为0.044~0.053,XCrdMg为0.65~0.72,XBtMg为0.50~0.57,XPlAn为0.285~0.388。但Grt、Bt和Pl又都有明显的微区成分变化,反映峰期后降温过程各种交换反应的效应,其封闭温度在500℃~600℃之间,压力为0.40~0.50GPa。研究确立逆时针的PTt轨迹,其样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拗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86.
集安群片麻岩中石榴子石和黑云母接触带两侧边缘广泛发育Fe-Mg交换反应所形成的扩散环带,但晶体内部各自保持变质峰期的成分,中温带石榴子石可保留生长环带。经微区化学成分详细研究后,正确运用Grt-Bt温度计获得进变质阶段,变质高峰期和修期后Fe-Mg交换反应停止时的温度条件。按石榴子石和斜长石的微区钙含量变化确定了峰期和退变质阶段压力。据此建立起逆时针形式的变质作用p-T-t轨迹,反映该区早元古代陆壳内裂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87.
保山断陷盆地第三系沉积体系及含气远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88.
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效果测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应用笔者提出的效果测度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的关联排序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相同,且效果测度关联分析计算原理通俗易懂,计算方法简捷快速,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关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9.
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变质作用演化样式及其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发育大面积的早无古代变质地层──荆山群。该套岩系经历了三期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期温压条件为T=700~750℃,p=0.50~0.60GPa,达角闪麻拉岩相。变质作用pTt轨迹为逆时针形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裂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90.
1873—1996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用1873 ̄1996年/1997年资料,延长计算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指数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指出该指数与我国的冬、夏季天气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还指出,该指数与印度季风强度正相关,并且能解释季风的准两年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