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用1873~1996/1997年资料,延长计算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指数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指出该指数与我国的冬、夏季天气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还指出,该指数与印度季风强度正相关,并且能解释季风的准两年振荡。  相似文献   
92.
西宁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西宁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与分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以崩、滑、流为主地质灾害预防及治理的各项具体措施,针对性强、易操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致灾区内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93.
“非粮化”和利用情况监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标准农田的自然属性、生态属性、区位属性、“非粮化”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在高标准农田地块基础上叠加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通过空间分析获取指标值,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利用的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标准农田监测内容中,区位属性和“非粮化”的指标相对较好,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的指标表现不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和防护林有效度表现较差。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合理有效,指标数据获取方法可行,能够达到监测和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4.
江南南部初夏雨季的降水和环流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61~2010年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美国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通过气候平均、REOF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南地区初夏降水的地域性和时段性特征,及西太平洋副高和高、低空急流等大气环流的相应演变过程。结果发现:(1)江南南部27.5°~29.5°N存在一个独立于华南前汛期和江淮梅雨的初夏雨季,该雨季平均发生时间为6月11~30日,比江淮梅雨早约8天左右。(2)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东退是江南南部初夏雨季发生发展的重要环流背景,6月第2候副高发生突变性加速西伸之后雨季开始,雨季期间850 hPa副高西伸脊点基本稳定在最西位置即133°E附近,6月第6候副高东退北抬后雨季结束。(3)低层急流大风带的形成和位置是江南南部初夏雨季阶段的重要动力条件,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向东北延伸的低层急流与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气流连通形成低层急流大风带,并与北侧上空的高空急流耦合,降水集中区位于低层急流大风带左侧、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  相似文献   
95.
折腰山矿区含铁硅质岩赋存于含矿岩系与上部岩系间的沉积间断界面。含铁硅质岩矿物主要由细晶石英和赤铁矿组成,二者含量占90%以上,含少量的绢云母、钠长石、绿泥石等。该含铁硅质岩具有低的TiO2、A12O3和高的成矿元素(Fe、Cu、Pb、Zn)含量特征。Al/(Al+Fe+Mn)值具有热水沉积岩特征。在Fe-Mn-Al三角图解、Fe-Mn-(Cu+Co+Ni)×10三角图解和Zr-Cr图解中,该区含铁硅质岩均落在热水沉积岩区域中,含铁硅质岩的稀土元素总量很低,其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右倾曲线,具有弱的负Eu异常或正Eu异常和负Ce异常。部分样品MnO/TiO2值偏小,U/Th值偏大,Al2O3含量较高,出现负Eu异常,表明该矿区含铁硅质岩也有正常沉积硅质岩成分的加入。结合含铁硅质岩的地质产状、含矿岩系(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和含矿石英的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含铁硅质岩的物源主要为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属于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非生物成因类型,是该铜多金属矿田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6.
许王  董永胜  张修政  邓明荣  张乐 《地质通报》2014,33(11):1673-1681
香桃湖变质堆晶辉长岩是由原"猫耳山岩组"解体出来的早古生代基性岩,其对于研究区域上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岩相学研究表明,该堆晶辉长岩经历了高级角闪岩相变质,并遭受了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Si O2含量为44.7%~46.2%,Mg O为7.05%~8.48%,Mg#值为51.02~53.90,相容元素Cr含量为168×10-6~288×10-6、Ni为60×10-6~103×10-6,远低于原生玄武质岩浆,反映香桃湖变质堆晶辉长岩经历了一定程度镁铁质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部分样品微量和稀土元素显示出OIB的特征,另一部分显示E-MORB的特征。因此,该变质堆晶辉长岩的原岩应形成于受洋中脊中轴型地幔热柱叠加的洋中脊,其可能为红脊山地区早古生代的大洋残片。  相似文献   
97.
娄昊  董永胜  张修政  邓明荣  张乐  许王 《地质通报》2014,33(9):1391-1399
猫耳山岩组分布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西延的关键区域,具有复杂的岩石组合和变质变形特征,是理解缝合带西部构造演化的关键。1∶25万查多岗日幅区调认为猫耳山岩组为一套晚泥盆世遭受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改造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其中部分变质基性火山岩显示出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近期的研究表明,原猫耳山岩组是由形成于不同时代和构造背景,遭受不同程度变质作用改造的岩片构造混杂而成,对其进行必要的解体工作,是认识该区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的前提。在大量野外观察和实测剖面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将原猫耳山岩组初步解体为晚古生代蛇绿岩、早古生代蛇绿岩、早石炭世咸水河岩组、中三叠世拉顺岩组等不同地质单元,并概述解体依据和不同单元的物质组成、变质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缝合带西部物质组成、从整体上认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8.
张修政  董永胜  李才  解超明  王明  邓明荣  张乐 《岩石学报》2014,30(10):2821-2834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和红脊山蓝片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以及原岩恢复工作。研究表明,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围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和少量大理岩中,其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REE=51.19×10-6~59.43×10-6)和轻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N=0.59~0.70],不具有Nb、Ta、Ti的亏损,与典型的N-MORB特征一致,暗示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红脊山地区基性蓝片岩的原岩为碱性玄武岩-亚碱性玄武岩,具有高的TiO2(2.97%~4.14%)和P2O5(0.29%~0.48%)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10~11.6]和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OIB。但是这些基性蓝片岩与大量的陆源碎屑岩伴生产出,且具有明显的硅铝质上地壳物质混染的特征,与南羌塘地区二叠纪大陆板内基性岩墙的产出特征以及地壳混染特征一致,可能是其俯冲消减的产物。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区域内已识别出的E-MORB型洋壳和洋岛/海山物质深俯冲的证据,我们认为羌塘中部晚三叠世高压变质带以洋壳物质深俯冲为主,同时亦保留了部分陆壳物质俯冲的证据,暗示大洋向北俯冲消减结束之后,又牵引至少一部分南羌塘北缘陆壳物质经历了随后的俯冲过程。  相似文献   
99.
折腰山矿区含铁硅质岩赋存于含矿岩系与上部岩系间的沉积间断界面。含铁硅质岩矿物主要由细晶石英和赤铁矿组成,二者含量占90%以上,含少量的绢云母、钠长石、绿泥石等。该含铁硅质岩具有低的TiO2、A12O3和高的成矿元素(Fe、Cu、Pb、Zn)含量特征。Al/(Al+Fe+Mn)值具有热水沉积岩特征。在Fe-Mn-Al三角图解、Fe-Mn-(Cu+Co+Ni)×10三角图解和Zr-Cr图解中,该区含铁硅质岩均落在热水沉积岩区域中,含铁硅质岩的稀土元素总量很低,其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右倾曲线,具有弱的负Eu异常或正Eu异常和负Ce异常。部分样品MnO/TiO2值偏小,U/Th值偏大,Al2O3含量较高,出现负Eu异常,表明该矿区含铁硅质岩也有正常沉积硅质岩成分的加入。结合含铁硅质岩的地质产状、含矿岩系(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和含矿石英的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含铁硅质岩的物源主要为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属于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非生物成因类型,是该铜多金属矿田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0.
青海省尕河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及优选找矿靶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尕河地区1∶2.5万水系沉积物资料处理,圈定了Cu、Pb、Zn、Ag、Au、As、Sb、Cr、Ni、Co等异常,揭示了区内异常的分布特征,评价异常的找矿意义,划分了元素组合,结合地质成矿背景,依据化探综合异常及中低温热液型元素组合特征,确定Pb、Ni、Ti的4个找矿远景区,其中优选出3号铅找矿靶区,4号钛、镍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