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91.
四川宣汉盘龙洞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及成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外露头剖面观察与深入剖析,对宣汉盘龙洞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和成礁模式进行了室内综合分析。该礁位于鄂西城口海槽西侧台缘带,为相对海平面整体下降背景下形成的一套加积-进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该露头出露良好,长兴组以海绵骨架礁灰岩和海绵骨架礁白云岩为主。综合岩性、古生物等沉积相标志,该区长兴组属于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出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和台地边缘生屑滩相,其中台地边缘生物礁又可划分为礁基、礁核、礁盖、礁前、礁后等亚相。区域沉积环境、岩性、古生物以及生物礁的内部构成分析认为,盘龙洞生物礁可分为3期成礁旋回:第一旋回礁是低能环境下形成的未经充分生长而被淹死的礁,主要由生屑泥晶灰岩和少量骨架岩组成;第二旋回礁形成于较高能环境下,经历了充分生长后暴露而死亡,暴露时间短,仅顶部发生了较弱的白云岩化;第三旋回礁则形成于高能环境下,经历了充分生长并暴露出海平面后死亡,其死亡后经波浪和水流的改造作用而形成生屑滩,长期暴露发生强烈白云岩化。  相似文献   
292.
东北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搜集1970-2007年东北地区Ms≥5.0深源和浅源震源机制解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对中国东北地区区域应力场的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93.
29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295.
区路堤边坡,特别是由冻结的砾石填筑的路堤或含冻结的砂砾层的路堤边坡的破坏准则具有极高的非线性.假定冻土为理想弹塑性体,且符合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基于极限分析的上限理论,对非线性破坏准则的寒区路堤边坡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个既考虑了相关的非线性效应,又易于工程计算,且不失必要分析精度的实用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可以利用已有的线性问题的分析结果或依据我们提出的方法使问题简化.  相似文献   
2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数据共享条例(建议稿)>是关于科学数据共享的行政法规, 是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基本准则和依据, 也是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的核心内容. 确立指导思想及遵循的原则是制定<条例>的先行, 设立一系列相互有机联系的法律制度, 规范科学数据共享活动, 为科学数据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97.
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充分利用验桩和打桩数据对不同承台桩的单桩承载力进行了分组概率评价。  相似文献   
298.
文章研究了大生活用海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海水盐度、水温、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塘对大生活用海水中COD,TKN,NH3-N,TP的净化效果分别可以达到50%、30.4%、24.9%和22.5%。温度对厌氧塘的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厌氧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厌氧塘能够经受一定盐度变化的冲击和有机负荷的冲击,其水力停留时间以10d为宜。在污水中海水比例为36%时,经过培养驯化,厌氧塘中的优势耐盐细菌以假单胞菌属、索氏甲烷杆菌属、硝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为主。  相似文献   
299.
本文通过对数字地球的诠释,结合与地相学的本质联系,论述了二者的形成与的关联程度,提出了数字地球是地相学的“量化”;地相学是数字地球的理论支撑与生存、发展的土壤,球的学科定位“解”,进而,阐明数字时空的实现是数字地球更宽泛的归宿。  相似文献   
300.
本文通过对数字地球的诠释,结合与地相学的本质联系,论述了二者的形成与发展的关联程度,提出了数字地球是地相学的“量化”;地相学是数字地球的理论支撑与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数字地球的学科定位“解”。进而,阐明数字时空的实现是数字地球更宽泛的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