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3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461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191篇
地球物理   365篇
地质学   1001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79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10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的浓度接连不断地增加,照这样下去,预料在下世纪后半期将达到本世纪初的2倍。CO_2浓度的增大会对气候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介绍世界许多研究所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2.
刘敦一  赵敦敏 《地质论评》1988,34(6):496-505
用热离子发射质谱计、双带源分层蒸发锆石并将蒸发物附着到电离带上以测定~(207)Pb/~(205)Pb值年龄。对五个锆石样品的测定结果证明,用此方法获得的~(207)Pb/~(206)Pb值年龄与用常规锆石U-Pb一致线方法获得的年龄结果相吻合。这个方法不仅对放射成因铅轻微丢失的锆石适用,对严重丢失的也得到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3.
114.
坦藏基岩地形对地震波动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15.
中国早石炭世四射珊瑚动物地理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主要地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化石资料为依据,采用传统的综合比较法与二态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把中国早石炭世四射珊瑚归为两大动物地理区,即特提斯大区和岗瓦纳大区,其中特提斯大区东部中国部分可再分为四个亚区:(1)华南亚区;(2)滇西亚区;(3)西南亚区;(5)北方亚区。  相似文献   
116.
117.
李兴岐  郎元亮 《地下水》1994,16(1):40-42
80年代以来,随着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强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井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逐步蔓延。为使这一问题免遭忽视,笔者对馆陶县的次生盐碱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渴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1 土壤盐碱化的概念 常识告诉我们,土壤中含可溶性盐碱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植物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盐碱化严重的土壤则寸草不生,形成荒漠。土壤盐碱化根据  相似文献   
118.
周忠生  郎元亮 《地下水》1994,16(4):162-164
馆陶县地处河北省南端,东临卫运河,过境河道长达44.3km,卫西干渠作为卫运河的支流,从县中部北上,长达37.5km。可见有良好的地上水灌溉条件。然而,八十年代以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步丧失殆尽。全县迅速形成纯井溉区。年复一年地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已出现了地下漏斗。不仅如此,由于机井深度的不断增加,逐渐抽汲中层微咸水和咸水,水质急剧恶化,土壤积盐,水盐运动失调,大面积耕地出现次生盐碱灾害,灌溉效益退化。这一趋势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采取治理措施。 1 馆陶县灌溉结构变化的回顾 馆陶县六十年代开始发展地上水灌溉,七十年代进行大规模的机井建设,迅速开创了井渠双灌的有利局面,不仅充分利用了地上水,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盐碱化基本得到控制,农业生产水平开始步出低谷。然而,七十年代末开始,地上水灌溉面积逐步减少,井灌溉面积迅速上升,农业生产在保持高产中潜伏着危机。其发展进程是:  相似文献   
119.
本文论述了宁波盆地附近区域构造的活动性及其对宁波地区地震的影响,并通过对该区历史地震的时空分析划分了潜在震源区,确定了地震活动参数。采用地震点源扩散模型计算了宁波市的地震危险性,得到了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的超越概率。从而由地质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两方面评估了宁波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可作为各类工程建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对岩坡锚固的作用,对预应力锚索的分析,往往有较大的缺陷,即没有充分估计锚索的作用,按过去常规分析,锚索的作用限于预应力的作用,由于预应力F的作用,对滑动面产生正压力和阻滑力,如此计算则往往低估了锚索的作用,本文则全面分析了锚索的作用,所谓全面的作用,即增刚、增韧、阻滑、阻流变等。增刚是锚索预应力的一个较为突出的作用,之外,就是增加岩体的断裂韧度,使岩体的开裂率不断下降,从而使流变减少,故一般仅只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