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根据2017年8月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王湾海域微小型浮游动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微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王湾海域在水深10~50 m内存在一个明显温跃层,该温跃层内水温高于其他水层;不同水层盐度变化表现为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高的趋势,70 m以深海域的盐度基本保持稳定;微小型浮游动物包括无壳纤毛虫(Aloricate Ciliates)、砂壳纤毛虫(Tintinnida Ciliates)和甲壳类无节幼体(Crustacea Nauplii)3个类别,其中砂壳纤毛虫10种。甲壳类无节幼体和无壳纤毛虫均为微小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砂壳纤毛虫中的钝笛杯虫(Ptychocylis obtusa)、挪威棘口虫(Acanthostomella norvegica)、网纹虫(Favella sp.)、百乐拟铃虫(Tintinnopsis beroidea)和白领细壳虫(Stenosemella nivalis)均为优势种类;微小型浮游动物主要集中分布在水体的中上层水域10~30 m,该海域温跃层内微小型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度最为丰富,30 m以浅海域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约占整个水体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的54.8%,而100 m以浅海域这一比例高达93%以上,其中10 m层为最多(均值为343.3 ind./L),底层为最少(均值为50.9 ind./L);整个调查区域微小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5,丰富度指数均大于1.2,均匀度均大于0.7,不同站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波动范围不大,站位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02.
远程飞行器和弹道导弹的精确控制与导航会受到地球外部扰动引力场的影响,实践中常利用地球重力场位系数模型计算扰动引力矢量,但其计算效率随着所用模型阶次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利用OpenMP并行算法快速计算轨迹点扰动引力矢量,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数值实验可知,所提方法可以提高扰动引力矢量的计算效率,加速比达到6倍。这也为重力场元快速计算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03.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定位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准确的定位误差模型有利于理解系统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提供指导。当卫星的测距误差满足相互独立和方差均一的条件时,定位误差等于测距误差标准差与几何精度因子的乘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卫星信号的传播路径不同,测距误差的统计特征难以相同,尤其当卫星信号受到多径干扰与电离层闪烁影响时,不同卫星间的测距误差有显著的差异。介绍了一种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建立的非均一测距误差的定位误差理论模型,利用北京站与香港站的实测数据,对受到多径效应与电离层闪烁影响的定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统计特性与非均一方差的定位误差模型给出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4.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铀矿资源丰富。在总结乌兹别克斯坦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基础上,将其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及部分三级构造单元,综合分析认为,其中9个构造单元具有铀成矿物质基础。砂岩型铀矿床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主要在新构造期成矿,集中分布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早二叠世成矿,集中分布在库拉明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库拉眀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前咸海地块、吉萨尔地块、阿姆河古近系陆表海盆地构造单元还发现了8种非常规铀矿化。研 究 乌 兹 别 克斯坦南天山砂岩型铀成矿特征对中国境内天山小型山间盆地寻找铀矿具有指导作用,火山岩型铀矿床对广泛发育火山岩的中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的非常规铀矿研究,对拓宽常规铀矿认识及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5.
空间演化、空间溢出与兰州都市圈工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业经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出发,选取2006-2015年兰州都市圈各县市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演化分析方法研究兰州都市圈工业经济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其工业经济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通过溢出效应的分解来探寻兰州都市圈工业经济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兰州都市圈工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地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城镇发展水平空间溢出总效应最强,工业集聚与资本投入的空间单向溢出效应为负但空间溢出总效应为正,工业经济及其影响因素溢出效应的强弱主要受区位相邻距离影响。  相似文献   
906.
丽江2.4 m望远镜在卡塞格林焦点上安装多个观测设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望远镜的观测效率,需要实现对各终端控制系统的集成控制。原有的多波段测光系统的控制程序不具备集成化的条件,需要对其进行集成化开发以满足要求。借鉴云南暗弱天体光谱成像仪和望远镜的控制系统,在Linux系统下对多波段测光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重新开发,设计并完成了3个主要部分:观测控制程序、设备控制程序和设备数据库,成功实现了多波段测光系统、云南暗弱天体光谱成像仪与望远镜统一的控制模式,使其具备与其它设备控制系统集成的能力,满足多终端集成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7.
文章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短缺这一严峻的问题,考虑将能耗小、无化学再生等优点的膜电容去离子技术作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进与优化,即将低电阻、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泡沫镍替代传统集流体。并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分别探讨电极材料、电压和盐水流速等因素对脱盐效率的影响。将未加电极材料和加3种不同的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的装置进行脱盐实验,根据结果得出,在脱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电吸附过程,通过进一步对电极材料进行表征,讨论得出脱盐效率与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均有关系。随后在最优电极材料的条件下,讨论得出最优的操作条件,即在施加电压为1.6 V、盐水流速为10 mL/min下可以达到最佳的脱盐效率,吸附量为8.9 mg/g。且通过长时间的吸脱附实验得出电极材料AC1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908.
水下潜器航迹处于重力特征变化明显的适配区域才能保证重力辅助导航的有效实施,因此在重力匹配导航阶段,潜器的航迹规划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依据重力统计特征参数对水下潜器航行区域进行适配性划分,并给出适配、非适配区标签;然后在蚁群算法进行航迹规划的基础上引入人工势场算法,重新构建启发函数,避免了蚁群算法的局部最优问题;同时利用最大-最小蚁群系统改进算法信息素更新规则,防止了"早熟"现象发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蚁群-势场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下潜器在重力辅助导航中的航迹优化问题,提高了问题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9.
为纪念中国地震局原兰州地震研究所开创我国地电学方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文章在介绍国际地震和火山电磁方法组织(EMSEV)的同时,介绍了2016年8月25—29日在中国大陆首次召开、由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为主举办单位的EMSEV国际研讨会及相关的科学活动以及会后几年来我国地震电磁学的进展。  相似文献   
910.
张建忙  范冠宇  王琦 《江苏地质》2023,47(3):322-329
为系统掌握南通海门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现状,在采集区域地下水样本并分析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例系数法等分析手段,对南通海门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HCO3-和Ca2+分别是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占比最大的阴、阳离子;HCO3-Ca和HCO3-Ca·Mg型为该地区主要地下水化学类型;浅层地下水TDS和总硬度的平均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平均值分别为598.00、374.32 mg/L。根据相关性分析,Cl-和Mg2+为影响该区域地下水TDS的特征因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影响,地下水水质成分主要源自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等的长期风化溶解。同时,逆向阳离子交换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浅层地下水化学的组成。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