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春季高原东南角多雨中心的气候特征及水汽输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藏东南及滇西北的雨量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南角多雨中心春季的"早雨季"气候事实,发现多雨中心雨季长达9个月,春汛期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30%~40%,降水极大值也可出现在春汛期。通过整层水汽通量诊断分析,研究了春季青藏高原东南角多雨中心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角多雨中心上游雅鲁藏布江流域存在一个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在阿拉伯海北部与孟加拉湾北部及印缅北部也存在水汽通量大值区,相关分析发现,多雨中心的降水与上述水汽通量大值区存在显著相关性;水汽流场显示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南支槽前偏西水汽流向多雨中心输送水汽,使其成为"水汽汇",雅鲁藏布江、阿拉伯海的远距离水汽输送是多雨中心水汽来源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2.
用一个带有地形项的β平面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进行2组积分时间长度为48h的试验,分析旋转大气中地形对多涡自组织的影响。地球旋转作用的引入主要会引起以下的差别:无旋转大气中,多涡自组织的特征是准终态涡将初始多涡全部吸收或全部组织起来;旋转大气中,多涡自组织的特征是准终态涡将初始多涡部分吸收或部分组织起来,差别较明显。中尺度地形对准终态涡位置的影响不同。无旋转大气中,中尺度地形对准终态涡位置的影响较小,有无地形的两个准终态涡中心之间的距离约100km;旋转大气中,中尺度地形对准终态涡位置的影响较大,有无地形的两个准终态涡中心之间的距离约200km,两者相差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963.
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预报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客观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资料,对2007年8月30日发生在宜昌市北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和预报难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重要中尺度系统;(2)强降水主要南-中尺度“人”字型雷达回波带稳定少动造成,回波带中有强对流单体不断新生、合并使强降水得以维持;(3)回波带上出现的逆风区与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风切变区面积扩大和切变值增大是强对流回波单体不断发展并在一地维持的主要原因;(4)中低层偏南风到高层偏北风的转变所形成的垂直风切变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同时中低层暖湿平流加强为强对流云团的稳定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5)强对流单体,强回波短带,速度资料上的“逆风区”和风切变区等,可作为判断强降水落区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4.
华北盆地北部断裂活动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华北盆地北部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研究了主要断裂的活动历史和活动特征,并对沧东等八条具有控制性意义的断裂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活动与强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5.
详细介绍了 1984~ 2 0 0 1年间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的地壳形变 (应变 )监测研究工作及其初步成果。文章指出 ,研究地壳运动时 ,应针对不同的情况 (如构造运动周期 )采用不同的方法 ,而本文着重介绍了地球物理仪器方法 ,此法 (有时与大地测量方法结合 )既可用来监测从几秒到几十年的运动 ,也可监测微小的局部位移。监测用的是前苏联制造的石英管伸缩仪 ,采用光电传感器换能 ,照相记录 ,灵敏度为 10 - 8m m。在用于观测固体潮汐应变时 ,观测精度还取决于应变的周期 :对周日波及更短周期 ,精度可达 10 - 9~ 10 - 1 0 ;而对缓慢的运动则只能达到10 - 7~ 10 - 8,但此时记录具有高稳定性。但用于监测所在地区是否存在断裂活动则无疑具有肯定的效果。最后 ,根据已有的 2处台站 10余年的观测成果 ,得出下列结论 :1.Phu L ien台站位于 Dong Trieu- Cam Pha断裂与红河断裂为边界的区域内 ,而此断裂自古至今都有活动 ,发生过 6级左右地震。但这一地区在 1989~ 1991期间却构造稳定 ,只记录到缓慢的运动速率 (1× 10 - 6 /a) ,也未观测到地震前兆性的应变现象。2 .而在 1993年才开始观测的 Hoa Binth台站 ,到 1997年止 ,则观测到比较大的地壳运动速率 ;其绝对最大幅度高达约 10 0× 10 - 6 ,日均值为 6 0× 10  相似文献   
966.
范今朝 《地理学报》2001,56(1):114-114
决定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比如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等;但其关键却在于区域政府的政治意愿、政治抉择和管理手段,即所谓政治因素。区域政府对区域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间接的、宏观的,主要在于提供一个制度性的、控制性的背景;另一个则是直接的、相对微观的,重在介入到具体的有关该区域自然、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管理实践中去。二者对区域发展当然都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地理学界,区域政府的重要作用或被忽视,或仅简单地理解为前一个方面;表现上,即只重“地”,不重“人”;只重视宏观地、方向性地提些诸如发展战略和步骤等方面的建议,而不重视如何具体应用于各方面的相对微观的管理实践中去,即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造成地理学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缺乏可用性。而究其实,却在于我们没有把地理学擅长综合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抑长扬短,自然会造成地理学举步维艰的被动局面。现在地理学界一般的看法,认为作为 一门科学的地理学,其应用方向主要有二,即传统的教育和科普方向,以及现代发展起来的 工程技术方向。但时至今日,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或曰误区已经严重阻碍了地理学的更进一步 发展及在现实社会中所应该发挥和能够发挥的作用。事实上,地理学还应该具有、或者应该 明确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即参与到相对微观而具体的区域管理之中。这是笔者在读了《区域 管理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王铮主编)之后,所得到的启示。   在作者所论述的区域管理中,有很大部分、很多方面都是地理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也是地理学所擅长分析和解决的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目前,虽然地理学界部分学者已在个别学科中从各自领域涉及到区域管理的问题,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对中国行政区划的改革调整以及都市地区的管理方式等的研究,但全面而清晰地指出区域管理的重要意义、研究内容、理论模型和政策措施,并明确其为地理学的可实践领域,本书还是第一次。   作者首先介绍了“区域与管理”有关的各种概念以及其所应该关注的主要内容;其后,分别3章就“经济发展管理”、“人口管理”和“环境管理与PRED协调”,将区域管理所涉及的这3个主要方面就其基本内容作了介绍和说明,大体上涵盖了地理学所适于从事的区域管理的主要领域。全书结构相对完整,行文顺达晓畅,既有理论分析,又举案例说明,且每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与精彩灵动的思想。不过,所论述的内容仍不全面,每一个方面也未能更多地深入下去,实例亦少。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于地理学界在该领域此前的实践尚少,客观上制约了该书所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此书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及其在全丛书的地位有关;故不应苛求作者。  相似文献   
967.
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应用于山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领域的研究工作中,探讨采用以图像差值法为主,分类后比较法为辅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采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差值计算波段和相应的变化阈值。在数据分析过程中,GPS测量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8.
969.
气象环境影响体育运动的类型及界面崔汝,王忠范,刘实,沈松奎当今.气象环境对体育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如:箭靶上部的风向旗,起到了为射手修正瞄准点的必要提示作用。田径项目对环境风的明确规定,从气象上提供了平等竞争的基础。赛前提供的比赛地...  相似文献   
970.
范pu  张柏生 《沉积学报》1996,14(2):172-172
黄第藩、秦匡宗、王铁冠、赵锡暇和许云秋等教授著的《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一书,已于1995年6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书不仅是作者长期从事煤成油研究的高水平成果的系统总结,而且汇集了国内外在这一新的学术领域中的研究精华,因此,它是一部论述煤成油地球化学的最为系统、最新的科学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