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230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提高一株海洋来源的韩国普李斯特氏菌(Priestia koreensis FS 1)产淀粉酶的能力,对该株菌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技术进行了诱变选育。结果显示:经过诱变选育后得到一株产淀粉酶活力较原始菌株提高了90%且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P. koreensis FS 103。为解析该突变菌株酶活力增加的分子机制,对突变菌株P. koreensis FS 103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及比对分析研究。相关分析显示:首先,P.koreensis FS 103的基因组中乙酰化修饰、抗氧化作用以及同义突变相关的基因发生了遗传变异;其次,对COG(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功能和变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P. koreensis FS 103转录、翻译和翻译后修饰过程相关基因均上调。经过ARTP诱变以后的突变菌株P. koreensis FS 103淀粉酶活力提升的原因是以上功能基因发生上调效应。  相似文献   
972.
WRF-DA中地面观测资料同化方案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在WRF-DA(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Data Assimilation)系统中的同化应用效果,提高数值模式的预报性能,对WRF-DA地面资料同化方案中温度和风速订正方案进行改进,形成地面资料同化更新方案.通过考虑地形高度差异...  相似文献   
973.
卢绪兰  彭新东 《气象学报》2021,79(1):119-131
大气边界层湍流运动是地球大气运动最重要的能量输送过程之一.当数值模式分辨率接近活跃含能湍涡长度尺度时,湍流运动被部分解析,被称为"灰色区域",传统的边界层方案不适合此时模式湍流问题的描述.为了提高模式边界层方案在包括"灰色区域"的不同网格尺度上的描述能力,适应不同分辨率模式的需要,在雷诺平均湍流理论基础上,修正Mell...  相似文献   
974.
为探究库里泡底栖硅藻群落结构在暴雨期前后的变化特征,深入分析底栖硅藻群落对连续强降雨的响应模式,本研究于2019年夏季暴雨前(7月27日)和暴雨后(8月11日)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阐述暴雨期前后水体理化因子变化对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环境过滤作用.研究期间共鉴定底栖硅藻71种,隶属于2纲6目10科...  相似文献   
975.
西天山特克斯达坂花岗岩基的解体及钼找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接触关系、地质时代以及含矿性等研究,特克斯达坂岩基可解体为早石炭世库勒萨依序列和早二叠世其那尔萨依序列,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47Ma和291~292Ma,地质调查已证实,两序列间为侵入接触关系。并于解体出的库勒萨依两序中新发现了斑岩型钼矿体。特克斯达坂岩基的解体,客观反映了岩浆活动的特征,不仅为深化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丰富构造岩石组合资料和探讨本区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76.
阿什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水环境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龙江省阿什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环境相关性,并对阿什河流域进行水环境健康评价,本研究于2018年7月(丰水期)和2018年10月(枯水期)对阿什河流域8个典型采样点进行调查。基于相似性分析检验(analysisofsimilarities,ANOSIM)和相似百分比分析(similarity percentages,SIMPER)分析探索枯水期与丰水期之间底栖硅藻的群落差异,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RDA)对驱动底栖硅藻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筛选;使用硅藻生物指数(biological diatom index, IBD)、硅藻属指数(generic index of diatom, GI)和水体营养指数(trophic state index, TSI)对研究区域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鉴定底栖硅藻89种,其中丰水期80种、枯水期57种。独立样本T检验(T-test)表明阿什河流域物种丰富度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P0.05),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不显著(P0.05)。ANOSIM结合SIMPER分析结果显示阿什河流域硅藻群落格局存在一定的时空异质性。RDA分析表明水的电导率是驱动阿什河流域底栖硅藻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枯水期与丰水期之间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硅藻群落演替的因素之一。IBD、GI和TSI指数结果显示阿什河流域受人为活动干扰区域营养状态较差, IBD指数较GI指数能更有效的反映阿什河流域水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77.
根据2017年8月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王湾海域微小型浮游动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微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王湾海域在水深10~50 m内存在一个明显温跃层,该温跃层内水温高于其他水层;不同水层盐度变化表现为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高的趋势,70 m以深海域的盐度基本保持稳定;微小型浮游动物包括无壳纤毛虫(Aloricate Ciliates)、砂壳纤毛虫(Tintinnida Ciliates)和甲壳类无节幼体(Crustacea Nauplii)3个类别,其中砂壳纤毛虫10种。甲壳类无节幼体和无壳纤毛虫均为微小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砂壳纤毛虫中的钝笛杯虫(Ptychocylis obtusa)、挪威棘口虫(Acanthostomella norvegica)、网纹虫(Favella sp.)、百乐拟铃虫(Tintinnopsis beroidea)和白领细壳虫(Stenosemella nivalis)均为优势种类;微小型浮游动物主要集中分布在水体的中上层水域10~30 m,该海域温跃层内微小型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度最为丰富,30 m以浅海域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约占整个水体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的54.8%,而100 m以浅海域这一比例高达93%以上,其中10 m层为最多(均值为343.3 ind./L),底层为最少(均值为50.9 ind./L);整个调查区域微小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5,丰富度指数均大于1.2,均匀度均大于0.7,不同站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波动范围不大,站位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78.
远程飞行器和弹道导弹的精确控制与导航会受到地球外部扰动引力场的影响,实践中常利用地球重力场位系数模型计算扰动引力矢量,但其计算效率随着所用模型阶次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利用OpenMP并行算法快速计算轨迹点扰动引力矢量,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数值实验可知,所提方法可以提高扰动引力矢量的计算效率,加速比达到6倍。这也为重力场元快速计算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79.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定位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准确的定位误差模型有利于理解系统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提供指导。当卫星的测距误差满足相互独立和方差均一的条件时,定位误差等于测距误差标准差与几何精度因子的乘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卫星信号的传播路径不同,测距误差的统计特征难以相同,尤其当卫星信号受到多径干扰与电离层闪烁影响时,不同卫星间的测距误差有显著的差异。介绍了一种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建立的非均一测距误差的定位误差理论模型,利用北京站与香港站的实测数据,对受到多径效应与电离层闪烁影响的定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统计特性与非均一方差的定位误差模型给出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0.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铀矿资源丰富。在总结乌兹别克斯坦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基础上,将其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及部分三级构造单元,综合分析认为,其中9个构造单元具有铀成矿物质基础。砂岩型铀矿床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主要在新构造期成矿,集中分布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早二叠世成矿,集中分布在库拉明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库拉眀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前咸海地块、吉萨尔地块、阿姆河古近系陆表海盆地构造单元还发现了8种非常规铀矿化。研 究 乌 兹 别 克斯坦南天山砂岩型铀成矿特征对中国境内天山小型山间盆地寻找铀矿具有指导作用,火山岩型铀矿床对广泛发育火山岩的中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的非常规铀矿研究,对拓宽常规铀矿认识及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