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40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这是用来比喻地质工作滞后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制约作用.由于地质工作属于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质工作,特别是矿产地质工作.做好矿产地质工作,是保障资源供给的重要前提.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出资组建了专业的地质勘查队伍从事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752.
海免(Aplysia)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e),腹足纲(Gastropoda),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海兔科(Aplysiidae)。在自然界中,多数来源于不同品种海兔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均由5对神经节和神经连索组成,它们分别是口腔神经节(buccal ganglion,BG)、脑神经节(cerebral ganglion,CG)、侧神经节(pleural ganglion,PLG)、  相似文献   
753.
制约卫星轨道寿命的另一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歆  刘林 《天文学报》2002,43(2):189-196
近点共振会导致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自然卫星以及大行星和月球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偏心率出现变幅较大的长周期变化,特别是以月球和大行星为中心天体的大倾角轨道(确切地说是倾角接近90°的极轨道)卫星,由于类似的原因,偏心率的增大而导致近星距rp=a(1-e)≤ae(ae是中心天体的赤道半径),使其落到中心天体上,结束轨道寿命,这与耗散机制大不相同,因此将对其作理论分析,并以计算实例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5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动力演化的研究现状。我们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并从分析的角度研究了GJ 876和HD 82 943。通过分析不同的共面和非共面构型 ,我们发现所有的稳定轨道都和2 :1共振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这两个系统内存在近星点共振—对应了两个行星的近星点经度之差在1 80 0或者 0 0附近秤动。这两种机制对维持行星系统的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5.
为研究汉中盆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在丰水期共采集56件潜水样品,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汉中盆地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各化学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主要离子的控制因素及来源。结果表明,汉中盆地地下水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从离子空间变化规律上来看,K+波动最为剧烈,且从中下游开始逐渐降低,Cl-和Na+变化规律一致,呈波动变化;HCO3-、Ca2+、Mg2+以及SO42-的从中上游至中下游含量逐步降低,至下游含量增加;TDS值为128.5~590 mg/L,平均值为282.67 mg/L,在中下游含量明显增加;pH平均值为7.17,为弱碱性,在中上游波动剧烈,至下游逐渐降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和HCO  相似文献   
756.
在安徽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作中,针对默认属性值的填写,数据量大、多次重复等特点,采用了基于ArcGIS10.2、WPS2019软件,总结了属性值填写的相关技术规定,应用Python语言,实现有效快速地对生产数据属性项进行自动赋值,并提交合格成果。为以后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默认属性值自动填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7.
自晚古生代以来,准噶尔盆地东部经历了多期陆内变形事件的改造,形成了独特的棋盘状构造,其形成演化是中亚造山带陆内变形的一个缩影,但其形成过程仍处于争议之中。此次研究围绕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地区的二叠纪至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变形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不同板块边缘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来自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晚二叠世,准噶尔盆地遭受了近东西向的挤压应力改造,盆地整体发生变形,形成了一系列近南北向逆冲断层和褶皱,为准东地区乃至整个盆地的棋盘格构造奠定了基础。早—中侏罗世期间,准噶尔盆地及其周缘地区经历区域性伸展,在盆地东北、西北缘均发育重要的左行张剪性走滑变形,形成了大型的走滑双冲构造。晚侏罗世,准东地区经历近东西向缩短作用,导致了侏罗纪之前的地层再次发生近南北向褶皱,变形的动力则可能来自特提斯构造域的向北作用,使准噶尔盆地经历不同程度顺时针旋转。晚白垩世,准东地区经历近南北向缩短作用,导致了之前的近南北向褶皱和断层褶皱变形,准东的棋盘格构造样式最终定型。新生代晚期,准东地区受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和强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58.
始新世—渐新世是新生代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转变的重要节点,也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气候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重建高原中部腹地始新世—渐新世的古气候演变特征,探讨古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382道班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伦坡拉盆地在始新世—渐新世牛堡组二段沉积的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为主,伊/蒙混层次之,高岭石与绿泥石含量极少,蒙脱石仅出现在极少样品中。黏土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指示伦坡拉盆地在该时期整体处于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但在长周期趋势下伊利石相对含量逐渐减少,伊/蒙混层逐渐增多,显示出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气候系统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时期存在向更加湿润的气候条件转变,这种气候系统的改变可能与南亚季风在晚始新世的演化所带来的更多水汽条件和青藏高原中部中央分水岭的形成有关,但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交,伊利石含量陡然增多,而伊/蒙混层含量则减少,且两者频繁波动,这反映了该盆地在EOT时期受到全球降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9.
鲨鱼和魟鱼肝铁蛋白电泳纯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300凝胶层析技术分离纯化鲨鱼肝铁蛋白(Liver ferritin of Sphyma zygaena,SZLF)和虹鱼肝铁蛋白(Liver ferritin of Dasyatis akajei,DALF)。电子显微镜技术揭示了SZLF和DALF的分子结构,阐明了两者蛋白均由蛋白壳和铁核组成。柱层析和电泳技术拓展了电泳纯的SZLF和DALF制备方法,并可用于制备其他高纯度的铁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