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运用Radarsat与ETM数据融合探测隐伏断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峰  荆燕  陈志军 《地震研究》2004,27(4):369-373
通过对星载雷达影像的去噪处理,及对ETM影像进行彩色合成、增强处理和HSV融合,然后再将二者进行几何校正、乘积变换,得到新影像。所得到的新的影像在探测隐伏断裂方面,与单独利用星载雷达影像或单独利用ETM影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前门隐伏断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
焦青  张鸿旭  宋光甫  荆燕  范国胜 《地震》2007,27(1):77-84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强烈地震, 震前新疆独山子台横向位移测量仪(GDW)记录到了较大变化。 根据独山子台记录到的断层形变资料, 结合区域内其他观测资料及区域地震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① 独山子-安集海断裂现今活动是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 其断层垂直向活动速率为0.12 mm/a, 水平向活动速率为0.25 mm/a。 巴基斯坦7.8级地震前横向位移观测结果显示断层右旋滑动速率增强, 其日平均速率达1.79 mm/d, 是正常日平均活动速率的12.8倍。 ② 独山子台MD系列数字化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 对独山子台300 km范围内的MS≥5.0地震, 震前均有明显的地震前兆异常显示; 对1000 km范围内的MS≥7.5地震, 亦有孕震过程显示。 ③ 巴基斯坦7.8级地震后约15分钟, 独山子台的MD系列数字化跨断层形变测量仪先后记录到了同震变化, 这也进一步说明该测量仪具有高精度、 宽量程、 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2008 年汶川8. 0 级和2011 年日本9. 0 级地震时甘肃境内台站井水位和井水温同震效应特征有明显差异:汶川8. 0 级地震时,绝大部分井水位和井水温都记录到同震效应,且变化幅度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相比而言,日本9. 0 级地震虽然释放的能量更大,但因震中距和震源方位的影响,只有部分井水位记录到明显的同震变化,井水温没有明显变化;两次地震时古浪观测站井水位都记录到井水位变化,但日本9. 0 级地震时的变化幅度大于汶川8. 0 级地震,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独山子-安集海断裂跨断层地形变观测的仪器布设和监测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过去10年的跨断层观测资料和仪器改造后的最近观测成果对独山子地区的断层活动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通过与地震和地质结果的综合分析,对该地区跨断层监测工作的观测成果及其意义做出了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5.
一、引言大陆内部变形与板缘变形相比,量级较小难以观测且变形机理更加复杂。对大陆内部地壳变形的研究不能简单套用刚体理论。过去计算大陆地壳变形所采用的模型,主要是对大陆内部进行块体划分,结合刚体假设。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把块体内部简化成不变形的刚体,同时将块体边界处的变形处理成不连续变形,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在块体的内部确实时有地震发生,即使在块体的边界处和断裂从一种活动类型转化为另一种活动类型的地区,地壳的变形也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26.
1997年1月2日~1998年12月31日新疆伽师地震群的发生,使柯坪断裂的滑动速率和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利用MD系列断层仪对柯坪断裂东段的运动特征进行了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柯坪断裂带东段在伽师地震群前后,垂直滑动速率由0.037 mm/a提高到0.069 mm/a,水平错动速度由左旋0.033 mm/a改变为右旋0.016 mm/a;水平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垂直运动强度提高了近一倍;伽师震群发生前后,柯坪断裂东段附近的应力场发生了改变,最大和最小水平应变率的大小虽未变化,但主应变率轴绕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6.7°。  相似文献   
27.
云南地区水温异常与地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彬  方震  刘耀炜  杨选辉  赵刚  荆燕 《地球科学》2014,39(12):1880-1886
云南地区地震频发, 水温观测点分布也最集中, 为研究水温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收集已经公开发表关于该区域"十五"之前的水温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的文章, 较系统地研究了水温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空间位置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温异常主要是地震短临异常, 强震前也存在水温中期趋势异常; 一般情况下, 地震震级越大, 异常范围越广, 发震地点通常出现在水温异常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小波变化分别对受磁扰时段的"天宫一号"大气质谱信号和乌鲁木齐台地磁FHDZ-M15秒数据进行频段分析.实验发现"天宫一号"大气质谱信号和地磁M15秒数据信号的频谱优势频段在0.005~0.025 Hz之内,其中主要受干扰的频段为0.01~0.02 Hz.在地磁M15秒数据的预处理数据中,将H分量和F分量的主要磁扰频段滤出,实验结果表明:含有主要磁扰频段的H分量和F分量SNR(信噪比)分别为37.17 d B和32.99 d B,滤出空间主要磁扰频段后的H分量和F分量SNR分别为215.71 d B和245.54 d B,SNR有了很大的提高.地磁M15秒数据信号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提高地磁资料对于地震监控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