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三道湾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及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来源及矿床形成的温度.黄铁矿δ34S值为-1.1‰~1.7‰,显示硫具地幔来源的特点;石英δ18O水值为-15.3‰~-9.9‰,δDV-SMOW值为-110‰~-8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1~267℃;表明三道湾子金矿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62.
水泥土强度试验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土中掺入不同量的水泥,以不同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的质量比)制成的水泥土试块在不同的养护条件下、不同的龄期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对比试验。分别讨论了掺入比(水泥和湿土的质量比)、水灰比及养护条件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曾定帮  彭文祥 《探矿工程》2005,32(5):31-32,36
介绍了东海大桥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对一些关键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同时也介绍了海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设备的选择及所用淡水泥浆的配制。  相似文献   
964.
北京城市下垫面边界层湍流统计特征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刘辉志  洪钟祥 《大气科学》2002,26(2):241-248
分析了1998年10月在北京325 m气象塔47 m、120m及280m 3层取得的湍流资料,讨论了湍流宏观统计特征量等随稳定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47 m及120 m观测到的感热通量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城市边界层中近地层高度可达100m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下垫面粗糙度很大所致.同时发现当冷空气来临时,边界层中的感热通量会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65.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旅游形象承载着旅游的无形价值,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环节。区域旅游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该地旅游形象的创意、设计和宣传。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运用SWOT、CIS等分析方法,对元谋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方位分析,探讨了元谋旅游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形象定位,构建了视觉、行为识别系统,提出元谋旅游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6.
关于鲁西侏罗纪一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使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生代山东分为鲁东、鲁西、华北平原三个地层分区。鲁西地层分区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建立和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使用比较混乱。本文对相关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侏罗系建议使用淄博群,划分为中、下侏罗统的坊子组和中、上侏罗统的三台组;白垩系建议使用下白垩统蒙阴组和西洼组;上白垩统固城组。其中固城组的时代根据所产化石由原来归为古新统而改为上白垩统。同时建议,废除“汶南(亚)组”和“分水岭(亚)组”,并且在鲁西地层分区不使用鲁东地层分区的“杨家庄组”、“曲格庄组”、“八亩地组”等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967.
黄土高原8.1 Ma以来方解石记录的夏季风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红黏土中的碳酸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 通过对粉尘堆积不同粒级碳酸盐的EDTA滴定分析及与磁化率的相关分析表明方解石主要反映了夏季风的演化, 是一种有潜力的夏季风代用指标. 黄土高原中部朝那黄土-红黏土剖面的碳酸盐化学分析表明, 8.1 Ma以来方解石所反映的夏季风演化可以5.5, 2.8和1.5 Ma为界明显分为4个演化阶段, 夏季风依次阶段性增强, 波动性增大, 揭示了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68.
利用现场观测与遥感数据对Lambert, Mellor和Fisher冰川的物质平衡及其在Amery冰架的底部融化与冻结状况进行了估算. 结果表明, 澳大利亚组织的Lambert冰川盆地(LGB)考察路线的上游地区, Lambert与Mellor冰川分别为(3.9±2.1)和(2.1±2.4) Gt·a-1的正平衡, 而Fisher冰川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上游地区总的正平衡为(5.9±4.9) Gt·a-1. 考察路线以下, 3条冰川均处于负平衡, 总的负平衡为(-8.5±5.8) Gt·a-1. 整个Lambert, Mellor和Fisher冰川均接近于平衡状态. 3条冰川总净平衡为(-2.6±6.5) Gt·a-1. 前人认为GL线(1970年代初澳大利亚在LGB建立的冰川运动观测点的连线)以上的内陆盆地处于显著正平衡, 可能是因为过高地估算了总积累量, 并低估了穿过GL线的冰通量. 靠近Amery冰架南端着地线, 冰架底部的平均融化速率为(-23.0±3.5) m冰·a-1, 向下游方向快速减小, 并在距冰架最南端约300 km处过渡为底部冻结. 沿3条冰川在Amery冰架的冰流带(flowband), 冻结速率约介于(0.5±0.1)~(1.5±0.2) m 冰·a-1. 由于冰流带底部的融化, 流入冰架的内陆冰损失了大约80%±5%. 3条冰流带底部总融化和总冻结分别为(50.3±7.5)和(7.0±1.1) Gt 冰·a-1, 这要比前人通过模拟和海洋观测估算的整个Amery冰架底部总融化和总冻结还要大很多.  相似文献   
969.
干河坝金矿床是秦岭勉县—略阳构造混杂岩带内发现的首例金矿床。矿床形成经历了前勉略洋沉积建造及基底形成阶段、勉略洋盆沉积预富集阶段、秦岭与扬子板块间陆-陆碰撞拼合和造山后派生出构造叠置改造富集阶段。有利的含矿岩系(含Au3.66×10-9)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韧-脆性递进构造变形作用是金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干河坝金矿为两者叠加的重要产物。矿床主成矿期均一温度137~280℃,具有中—低温热液成矿特征;早—中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盐度(NaCl)变化于4.5%~23.1%。硫同位素以富集重硫为特征,δ34S值为9.91‰~15.45‰,除火山成因硫强烈分馏外,还有大量沉积岩系地壳硫的加入,显示后期地质改造强烈的成矿作用特点。金呈显微细粒的独立矿物,成矿元素组合为Au-Ag-As-Sb-Cu-Pb-Zn,显示蚀变构造岩外貌的类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970.
云中粒子谱形状因子变化对云及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陶玥  洪延超 《气象学报》2007,65(2):221-230
鉴于目前云数值模式和中尺度数值模式中云和降水过程大多用体积水参数化的方式描述,而不同模式所用的粒子谱不同或粒子谱的参数不同,用这些模式模拟研究云和降水的物理过程、降水形成机制、催化防雹和催化增雨机理以及预报降水等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粒子谱或谱参数不同对研究结果有何影响?因此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做雹云中粒子谱参数变化的数值试验,分析了冰雹云中雨滴谱、冰晶谱、霰谱的形状参数对降雨降雹、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谱形状参数变化,对降雨形成机制基本没有影响,对与雨滴有关的物理过程有直接影响。霰谱对地面降雹量、降雹强度、雨强的影响较大,对降雨量影响较小;对冰晶、霰以及冰雹的质量和数量产生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云中的所有微物理过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有些过程影响最为显著,它不但影响粒子的产生过程,也影响粒子的增长过程。冰晶谱对降水量的影响较小,但对各种粒子的某些形成或增长过程影响较大,有的很大。此外,冰晶谱型的变化,对不同地区云或不同个体云降水的影响程度不同,反映了滴谱谱型对云和降水影响的复杂性。利用这些研究结果,讨论了云模式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