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区域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以联合国公布的易损性定义为基础,论述了影响区域易损性的代表性因子及其量化方法,探讨了各因子与易损性的相互关系,论证了区域泥石流易损性评价的建模过程及其数学表达.区域泥石流易损性反映泥石流作用下垫面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属性,与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和土地资源价值以及人口密度和人口质量(年龄大小、教育水平、富裕程度)有关.区域泥石流易损性定量表达为财产指标赋值和人口指标赋值平均值的平方根.以四川凉山州为研究实例,对此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42.
43.
土壤碳酸盐△C测量法已成为国内石油化探的一个主要方法,已在地表油气化探不同测量阶段(概查,普查,详查)中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发现该法在某些地区测量时地球化学异常不明显.为提高△C测量法的效果使其在不同景观区均获得好的显示,我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基础性实验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研究结果,指出了△C法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不同景观区采用不同热相态碳酸盐作为有效指标,代替过去仅用△C一个指标进行测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4.
1989年10月发生的洛马普列塔地震最强烈的地震波到达距震中区约90公里的旧金山和奥克兰足足用了25秒钟。地震引起的振动一般随离开震中的距离而减弱,但是,洛马普列塔地震的地震波最后通过远处的城市时,却以惊人的力量晃动了大地并造成出乎意料的严重生命和财产损失。10月17日地震后,当旧金山湾地区挣扎着恢复过来时,工程师和地球科学家们曾力求找出不寻常的远距离强烈晃动的原因。起初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许多被破坏构筑物下面的松软天然沉积和填充物,其中包括奥克兰880号州际公路的崩塌部分和旧金山马里纳地区的一些  相似文献   
45.
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时空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鹏  田燕  陈盼盼  莫多闻 《地理学报》2016,71(9):1629-1639
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分析,按照裴李岗(9000-7000 aBP)、仰韶(7000-5000 aBP)、龙山(5000-4000 aBP)、夏商(4000-3000 aBP)4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史前(9000-3000 aBP)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应于史前聚落时空分布模式研究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① 环嵩山地区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史前聚落均具有集聚型空间分布特征,其中裴李岗和夏商时期聚落分别具有2个集聚中心,仰韶和龙山时期聚落分别具有3个集聚中心;② 区域史前聚落空间分布重心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特征。裴李岗时期聚落以分布于南部地区为主,仰韶聚落分布重心开始向北部迁移,这种态势在龙山时期仍在持续。夏商时期,聚落分布形成了以嵩山北部为重心的东西分异特征;③ 史前聚落空间分布总体形态及演化特征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类文化演进关系密切。以狩(渔)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使得裴李岗聚落主要分布于近山丘陵岗地与近水高台地两种地貌单元。全新世中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于南部平原地区影响较大,近山地区地势较高、顶面平坦的地貌单元成为仰韶、龙山时期聚落营建与开展农业生产理想的场所。夏商时期社会形态的复杂化使得聚落具有围绕都邑性中心聚落集中分布的趋势,嵩山北部也成为聚落分布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澧阳平原野外调查,多剖面地层对比分析及岩板垱(YBD)剖面样品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和年代测定,揭示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环境演变,并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6 ka B.P.间,澧阳平原由冲沟发育的黄土台地向河湖发育的平原丘岗地貌过渡;气候环境经历了弱暖湿-气候变差-凉湿-波动回暖-暖湿的变化;更新世末至全新世早期稻作农业的出现与该区的环境条件和文化基础密切相关;环境演变也推动了古人类活动范围和聚落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研究生物冰核Snomax的成核性能,在静态等温云室中对Snomax的成核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其成核率、核化速率、成核阈温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在-4~-18℃,Snomax成核率在108/g~1011/g范围内变化,不同温度、过冷水含量、冰核浓度对Snomax催化产生的冰晶形态有重要影响。此外,对比分析测试了AgI焰剂与Snomax的成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gI焰剂成核率比Snomax高出3~4个数量级,但亲水性Snomax冰核蛋白具有更快的核化速率和环境友好性。通过对比两种冰核的成核特性,分析了生物冰核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9.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技术要求,从理论上分析盾构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误差限值的合理分配,并针对盾构法施工地铁隧道的特点,探讨长大盾构区间地面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原则及限值的优化配赋。  相似文献   
5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才建设、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争创品牌、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举措和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