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8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51.
《海洋世界》编辑部:值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读贵刊1996年第8期。第一篇刘光鼎院士著文“海洋地质学的新贡献”中,提到1915年前后,奥地利气象学家魏格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地理的、生物的多种证据来探讨地球表面的海陆成因,提出大陆漂  相似文献   
52.
我国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工作始于1963年。1967年3月14日首次在天津歧口以东22公里的渤海海域打出第一口海上工业油气井——“海1井”,在第三系中测井试油,获日产原油35立方米,气1941立方米。我国海洋石油产业60年代以来近20年间,近海域累计产油不足100万  相似文献   
53.
从深部岩层的年代、金属矿物与成矿作用、深部地层的温度、岩石密度与静压、气体与矿化水、变质作用、深部构造、地球物理与岩石物性、三岩分界与康拉德面和钻探技术工艺等方面,概述了苏联科拉半岛超深钻探获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54.
东海及邻域大地构造特征及ODP钻孔选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玉贵  莫杰  郭平 《海洋科学》1996,20(3):31-34
通过对东海及其领域大地构造特征的简要分析,阐述了当今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地质问题,进而对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大洋钻探孔位布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5.
56.
应地质矿产部的邀请,以美国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办公室主任特伦斯·埃德加(N.Terence Ed-gar)为首的美国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代表团一行三人,于1982年10月中旬来华访问.该代表团在访问北京之后于10月19日——23日到青岛参观访问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外宾访问期间,该所科研人员向美国朋友介绍了我国东海“冲绳海槽第四纪晚期浊流沉积特征及沉积物中有孔虫介形类的分布特征”和“长江口外及其邻近陆架的沉积作用与沉积环境分区的特征”等研究成果.美国专家们对这些新成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21日美国专家在该所举行了学术报告会.特伦斯·埃德加博士作了题为“美国海洋地质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海洋地质/地球化学家詹姆斯·比肖夫(James L.Bisch-off)博士作了题为“太平洋深部锰结核沉积物”与“太平洋扩张中心地带海底热泉及均匀构造的硫化物沉积”;美国地质调查所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海洋地质分所主任戴维·福尔杰(David W.Floger)博士作了题为“墨西哥湾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沉积运移”与“大西洋陆架区乔治滩(George Bank)的沉积力学”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57.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的地质研究人员,在对南海莺歌海盆地的地质剖面解释过程中,发现该盆地的北部1号大断裂和莺东大断裂之间,有一个大型的古潜山构造.这一地质上的发现,迅速引起了有关地质专家的重视。据地质人员分析,这个大型古潜山构造具备储藏石油天然气的地质条件,很有可能通过钻勘探井而获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58.
莫杰 《海洋信息》1997,(4):22-23
大洋钻探计划(ODP——Ocean DrillingProgram)以美国为首,还有英、法、德、日、欧洲科学基金会(ESF)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6个成员参加。其主要的目标与任务是:通过对大陆边缘、大洋底盆地、海脊、岛弧和海沟等不同海域的钻探,特别是对洋壳玄武岩层的钻探,调查研究陆架边缘的构造、海底沉积物的层序、沉积动力、沉积模式与成岩成矿作用;调查研究大洋  相似文献   
59.
本文概述了近200年来大地构造理论建立与发展历史。当今大地构造理论研究的现状,各种学派的理论观点,特别是板块构造理论在地学革命中对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影响,随之产生的地体构造和新的全球构造观。尽管板块构造理论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但有关大陆构造、全球构造、造山作用和运动机制等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完满的解决。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一系列重大调查研究计划,使地球科学朝着“广、精、深”方向发展,这将有力地  相似文献   
60.
海洋探测高新技术向立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杰 《海洋信息》2002,(1):20-22
当今世界海洋高新技术是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海洋环境特点(如水体覆盖、水深、风、浪、流、冰、底层滑坡、塌陷等)而形成的综合技术或集成技术。海洋高新技术能够使人类大大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海洋开发利用的效率,能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海洋产业化的形成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