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58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基于多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和公里网格单元,采用变化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和洛伦兹曲线等方法,研究1990—2020年河南省沿黄6个县(市)耕地资源变化强度、类型及空间分布均衡性的演变规律与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变化强度大,1990—2000年增加15 720.77 hm2,增幅2.58%,2000—2020年减少16 185.47 hm2,减幅2.59%,水域滩涂、未利用地开发和还林还湿、建设用地占用是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2)耕地核密度位于80~100 hm2/km2的高密度范围内,空间差异化特征显著,低密度区由沿黄滩区向城镇演变,呈环状延伸,集聚特征明显,城镇化不断挤压农业生产空间。(3)各时期耕地变化不一,1990—2000年以耕地增加为主,强度大、范围广,沿黄滩区变化强度在35.01%~100.00%。2000年后,受退耕和建设用地占用影响大,耕地大幅减少,集中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周边,耕地非农化问题突出。(4)耕地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均衡性,2000年以前均衡性增加,2000年后呈连续下降趋...  相似文献   
222.
刘晓娟  陈年来  田青 《中国沙漠》2014,34(1):191-196
选择海拔为3 762m(低海拔样地)和4 137m(高海拔样地)处囊种草(Thylacospermum caespitosum)群落作为研究样地,分别选取9个直径约50cm的囊种草丛,测定其下土壤的养分、水分和温度等指标,并以邻近无囊种草生长区域的土壤为对照,试图揭示囊种草对土壤微环境的修饰作用对海拔的响应。结果表明:囊种草的生长提高了其下土壤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调节了土壤温度,在其冠层下维持了一个温度较为恒定的环境。随着海拔升高,环境条件的恶劣程度加大,环境压力增大,高海拔样地的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均低于低海拔样地,而囊种草对这些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作用则随海拔的升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223.
利用西藏地区26个气象观测站1971 2010年逐日雷暴资料,采用REOF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雷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近40年西藏雷暴事件存在4个异常空间型,即:西部型、北部型、中部型和东部型,且这4个空间型雷暴事件以0.3~9.0次·(10a)-1的速率在减少,其中,中部和东部型减少趋势尤为显著。西藏雷暴出现频数存在13年和22年两个显著周期,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为雷暴高发期,目前正处于雷暴低发期。  相似文献   
224.
蒋长胜  张浪平  韩立波  来贵娟 《地震》2011,31(2):106-113
对中长期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结果的统计检验是地震预测预报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通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是促进地震预测理论、模型"无障碍"交流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PI算法和RI算法回溯性预测结果统计检验的实例,介绍了如何运用CSEP计划中已常规采用的Molchan图表法进行地震概率预测统计检验和分析,并分...  相似文献   
225.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关中各市为研究单元,通过建立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采用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标,对2006年陕西关中各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宝鸡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优,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和渭南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为良。并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资源性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是该区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26.
大城市边缘区是人口、用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发展最无序的区域。基于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机理,综合运用影响程度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判法等方法,从时间、空间、数量和功能4个维度上评价并分析北京城市边缘区3个典型乡镇(旧宫镇、长陵镇和永清镇)发展的有序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旧宫镇的有序协调程度最高,其次是长陵镇,永清镇最低。  相似文献   
227.
分析了逻辑信息法的建模原理,并提出一个改进的数学模型.新模型中引进了标志的单调性概念.指出一个标志的单调性越佳,则对模型的贡献就越大,从而提高了模型区分各等级特性的能力,改善了模型的预测效果.文内举例计算评价了某超基性岩找矿前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8.
一、引言模糊聚类分析是模糊数学中一个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方法,目前在地质、气象、石油、煤田、农林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取得了可喜成果。模糊聚类分析的计算法,目前大都采用传递闭包法。此方法的优点在于:①计算方法简单,便于程序设计;②能打印输出一个系统聚类谱系图,直观地显示出任意一个贴近水平上的分类关系。但由于要求传递闭包,特别当样本个数较大时,要作若干次高阶方阵的自乘计算,很费时间。而在地质领域,往往是样本较多,故计算速度太慢,就不经济,不便推广。  相似文献   
229.
230.
诱发地震及其灾害风险已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和废水回注等新型工业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威胁。应力降是反映地震破裂前后断层上平均应力差的物理量,对诱发地震中应力降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揭示诱发地震的震源特征、高频地震动特征、构造背景和地震危险性。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20年来工业开采诱发地震中应力降的相关研究进展,分别从计算所用理论方法、获得的平均应力降数值、影响应力降数值的主客观因素、围绕应力降的重要科学讨论等方面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直接进行谱拟合、经验格林函数(EGF)、谱叠加和广义反演3种适用性的计算方法,通过案例考察了工业开采诱发地震的应力降平均值,分析影响应力降测定数值的主客观因素,并总结应力降空间分布依赖性、与震源机制类型相依性、自相似性、深度依赖性等4个主要科学问题。同时,阐述了诱发地震应力降的测定可靠性仍未突破、主要科学问题存在广泛争议、在新型工业开采活动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等现状。本文的总结分析可为从事新型能源开发、地震安全监管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