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6年   5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多拉金矿田中,金及其他指示元素次生晕很发育,各元素次生异常明显呈线形.主要元素组合为Au-Pb-Zn-Bi-As,其中Au、Pb和Zn为最近程指示元素,Au和Pb、Zn异常空间吻合很好,并能直接反映原生金矿化的存在.结合Pb、Zn和Au等次生异常浓集中心的分布及对控晕控矿主要因素的初步研究,认为在矿田内继续找到新的较大规模的工业矿床大有希望.并优选出几个靶区.  相似文献   
112.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51,16(Z1):52-60
所谓孢子广义的讲,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古生代及中生代的煤层中的孢子化石,除去极少数的例外,都是属於维管束植物的。所有维管束植物都产生孢子以及和孢子同等的花粉等等。孢子可分为两种:(1)同子孢子(homosporous spores),所有的孢子,都是同样大小的。(2)异子孢子(heterosporous spores),小孢子是雄性的,内藏雄器,其中生精虫;大孢子是雌性的,内藏雌器,其中生卵球。古生代煤层中的孢子化  相似文献   
113.
Die palaeozoischen Pflanzen der Provinz Suiyuan sind bisher sehr wenig bekannt. Die in der vorliegenden Arbeit beschriebenen Pflanzen stammen aus dem sogenannten "Tachingshan Range" namentlich aus den Localitaten Tungshengmao und Kumenyintien. Die Fundorte liegen also etwa an der Grenze  相似文献   
114.
115.
忆朱子元兄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42,7(6):313-316
我和子元相识,是民国十四五年。那时子元和黄汲清李赓阳杨曾威诸兄是北大地质系二年级,我在四年级读书,朱骝先先生适自德国回来,在子元那一班教普通地质学,我也常去旁听,所以和子元汲清都很相熟。我因忝居‘老大哥’的地位,所  相似文献   
116.
一、前言连云港是我国重点建设港口之一,为了扩建港口的需要,曾在34°52′48″N、119°42′24″E处投放了“波浪骑士”测波仪。进行波要素的连续观测。我们在整理观测资料过程中,发现波浪记录中有明显的波群现象,即在波列中高度较大的波浪连续几个成群地出现。通常把海面上的不规则波看成是随机过程,并不考虑变量出现的先后次序。也就是  相似文献   
117.
本文根据设置在连云潜海区“波浪骑士”测波仪的实测记录,探讨其波高、波周期的一元分布和联合分布。在分析132组连续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统计特征值,提出了该海区的波高、波周期的分布模式并与经典理论作了比较。同时,还给出了有实用意义的波高——波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图及联合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18.
【研究目的】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且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探明率低、开采难度大、产量低等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与形势,提出页岩油发展建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页岩油发展历程,分析近些年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重要进展的方向与领域,总结页岩油储产量增长点。【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探明了国内首个10亿t页岩油大油田、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新增页岩油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t、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多口探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流、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页岩油三级地质储量达5亿t等8项重大进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油富集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截至2021年底,全国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12.2亿t,待探明地质资源量271.06亿t,探明率为4.3%,勘探潜力巨大;八个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取得多个层系页岩油调查勘探的重大突破,展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是页岩油未来勘探开发主要地区,有望成为“十四五”油气现实接替领域;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地区古近系、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和伊陕斜坡三叠系、...  相似文献   
119.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上奥陶统平凉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基于沉积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根据野外露头、古生物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岩石特征、沉积相及主控因素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平凉组可划分3种岩相和2种岩相组合。(2)通过综合研究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及粒度参数等资料,确定平凉组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3)沉积相为海底扇,在此基础上可划分为中扇和下扇2个亚相,近端朵叶和远端朵叶2个微相。(4)海底扇的主控因素为相对海平面升降、构造运动和物源供给。  相似文献   
120.
选取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沉积物风干研磨后筛分为4个不同粒度的样品(40~80目,80~100目,120~200目及200目以下),考察粒度及磷浓度对动力学吸附的影响,比较了处理方式、介质pH及所含腐殖酸HA对等温吸附的影响。结果发现:(1)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沉积物粒度越小、初始磷浓度越大,对磷的吸附速率越大;(2)等温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交叉型等温式拟合,磷的吸附量随粒度减小而增加。沉积物经HCl处理之后,对磷的吸附能力增强,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与介质中HA的浓度正相关,pH对沉积物吸附磷的影响较为复杂,"稳定pH范围"约为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