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8篇
  免费   2650篇
  国内免费   2924篇
测绘学   1307篇
大气科学   2280篇
地球物理   2696篇
地质学   6838篇
海洋学   1599篇
天文学   249篇
综合类   891篇
自然地理   1192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39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669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530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412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99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115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93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7篇
  1959年   17篇
  1958年   40篇
  1957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本文根据在不同大气条件下获得的大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估计了Angstrom公式的精度,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Angstrom公式和实测结果的符合程度以及Angstrom公式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Angstrom公式仅和20%左右的实测结果相符合。在气溶胶光学厚度小于0.1的洁净大气中,Angstrom公式基本上是不适用的。WMO建议使用3800埃和5000埃两个波长来确定Angstrom参数,一股会导致较大的误差。Angstrom公式的使用应限制在可见光区和比较浑浊的大气状况,并且在确定Angstrom参数时应当使用整个可见光波区范围内的多波段太阳辐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972.
本文叙述了1977年对p-σ混合坐标系处理大地形的模式(1975)的若干改进,以及在直角坐标系中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73.
美国在过去几年对气候研究进行了许多讨论,对研究的方向和战略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反映在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和美国国家气候研究计划的气候系统研究部分。这些计划的长期目标是要确定:①气候对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②气候变化的可预报性,重点是几周到几十年的气候变化的预报。气候被定义为天气的平均状态。人们关心的空间范围是像美国东北部那样大小的地区。这样大小范围的状态可从模式中求解,气候异常也与这样大  相似文献   
974.
苏联科学院马尔丘克在1974年提出了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主方程)和共轭方程(伴方程)理论,并在求解基本问题和共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期动力预报的新方法。这个方法在理论模式和实际应用方面有其鲜明的特色和独到之处,在目前长期动力预报研究不多的情况下,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一、问题的提法和求解思路马尔丘克认为,长期动力预报方法是建立在求解大气、陆地和海洋动力—热力学的定解问题基础上的。对于线性预报模式,可以得到预报函数(如温度和其它气象要素对其气候值的偏差或距平)的直接结果;对于非线性的预报问题,则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数学工具即共轭方程理论,构成大气、陆地和海洋特定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75.
一、前言数值预报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MOS”预报方法提供了条件。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动力统计方法进行要素预报。1979年,我省利用日本的数值模式输出,用“MOS”方法,初步建立了短期降水预报方程。经三年试用,效果尚好。本文用1980年日本的中期时效的传真图资料,首先,对其本身与实况进行比较检验,结果基本上是可信的。其次,用数值预报的平均和瞬时的环流形势及有关物理量,与本省降水,气温趋势和过程建立模式和方程,做要素预报。经1981年试用,证明方程和模式是稳定的,预报准确率比常规方法高。  相似文献   
976.
统观日本的地震学史,日本对地震学曾进行了某些开拓性工作,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近年来,他们一方面着眼于地震预报大目标,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地震预报目前仍处探索阶段,因此他们脚踏实地地进行基础和理论研究,进行有充分科学理论指导的实验和观测,有目的地合理地施设高质量的观测系统。以期稳步地向地震预报目标挺进。这些是值得借鉴的。上述种种不懈努力虽有了某些成效,然仍尚未见突破性进展,这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上地震学在该阶段的现状。  相似文献   
977.
日本地震学会已成立一百周年。1981年日本地震学界的一些著名地震学家撰文进行纪念。现将日本地震学会的概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78.
一个大地震后常常会发生一系列的余震。余震序列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其发生过程;而且某些强余震也可能引起相当的破坏,因此余震活动趋势的判断及强余震的预报也成为地震预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1982年王碧泉等在《余震序列的时空特征》一文中研究了1966年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九次7级以上地震的余震序列。现将其得到的结果概述如下:该文首先对整个余震序列的总体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979.
图象识别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盖尔芬德(I.M.Gelfand)、普雷斯(F.Press)等人将它用于地震危险区的划分。本文将图象识别方法用于地震预测中,以识别强震发生的时间。 按一定标准将所研究的全部时间划分为危险时间段D和不危险时间段N。以问题表的形式提出大地震前中等地震活动的特性,然后分两步进行图象识别: 1.学习。对P个时间段m个问题的回答是mp的矩阵,回答以二进制(是或非)表示。通过学习,识别出一个、两个或三个问题组合的新特征,称之为D和N的性质。 2.投票。D和N性质数目的差是△,当△大于或等于某阈值时,则识别为危险段D,否则为N。 结果表明,大地震发生前的一定时期内,中等地震活动增至一定水平、相差半级的中等地震活动水平的比值较正常情况增高以及大震前中等地震活动随时间增强等性质的综合,表明未来时间段內可能发生大地震。 此外还作了控制试验,说明图象识别结果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80.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晚白垩世沉积以往未见孢粉化石。近年,通过对山东诸城侯家屯钻井岩心的研究,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为确定地层时代和恢复古气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其孢粉组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