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勘探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多产出于细碎屑沉积物中,其分布和赋存形式受温度、压力、水化学条件等多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前人的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孔径尺度中的甲烷水合物稳定性有别于块状、层状水合物,同时孔隙表面的润湿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孔隙的孔径、孔隙内表面润湿性对所含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可能的内在机理;并指出了当前应当尽快建立包括空间效应、温度、压力和组分等因素的综合天然气水合物相图,查明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孔隙结构和表界面特征,建立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性模型,将有助于精确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和规模,对于水合物开发和甲烷存储技术的研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硼同位素及其地质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硼的两个稳定同位素(10B 和11B)相对质量差较大,因此,硼同位 素分馏较显著。由于分析测量技术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近年来有了长足 的发展。业已查明,自然界中δ11B值变化为 -37‰~+58‰。其中,较负的 δ11B值见于非海相蒸发硼酸盐矿物和某些电气石,而较正的δ11B值见 于某些盐湖卤水和蒸发海水。现代大洋水的δ11B值十分恒定 (+39,5‰)。原始 地幔的δ11B值估测为-10‰±2‰。陨石的δ11B值很不均一,变化 可达90‰。而月岩的δ11B值变化较小(-6‰~+4‰)。由于硼同位素存在大的 分馏和不同地质体中截然不同的δ11B值,硼同位素地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 前,硼同位素在研究星云形成过程和宇宙事件,壳-幔演化和板块俯冲作用过程,判别沉积 环境,研究矿床成因,示踪古海洋和古气候条件,和判断环境污染源区等方面的研究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3.
锂同位素及其地质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锂同位素示踪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锂有两个稳定同位素:^6Li和^7Li。自在界锂同位素的组成变化很大,其δ^6Li值变化幅度超过60‰,现代大洋水的δ^6Li值为-31.0‰,洋中脊玄武岩(BORB)的δ^6Li值为-4.7‰--3.7‰,由于锂同位素存在大的分馏和不同地质体中在截然不同的δ^6Li值,因此锂同位素地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目前,锂同位素在研究星云形成过程和宇宙事件,洋壳蚀变和海底热液活动,壳-幔物质循环和板块俯冲作用过程,判断卤水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4.
壳-幔演化和板块俯冲作用过程中的硼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少涌 《地学前缘》2000,7(2):391-399
硼同位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硼有两个稳定同位素 :10 B和11B。硼同位素组成自然界变化十分大 ,δ11B值为 - 37‰~ +58‰。对地幔岩石的硼同位素研究表明 ,原始地幔的δ11B值为 - 10‰± 2‰ ,B的质量分数估算为 (0 2 5± 0 1)×10 -6。相对而言 ,地壳岩石的B含量和δ11B值均较高。由于壳、幔岩石具有不同的B含量和δ11B值 ,硼同位素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壳幔演化和板块俯冲作用过程 ,用于示踪俯冲板块中大洋沉积物和蚀变洋壳在地幔中的循环。  相似文献   
75.
望峰金矿是天山地区5个最重要金矿之一,其成矿时间、空间、地球动力学背景、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研究均已证实其形成于古生代末的碰撞造山过程,是窥探碰撞造山过程成矿规律的理想代表.通过氢、氧、碳、硫、铅、锶等同位素研究,揭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沉积岩建造(碳酸盐、硫酸盐),进而通过区域地质分析确定矿区北部以碳硅泥岩建造为主(夹火山碎屑岩)的海西期构造层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古生代末,海西期构造层沿红五月桥断裂向南陆内俯冲到望峰矿区之下,派生了携带成矿物 质的大量流体并向低温低压的浅部运移,从而诱发了望峰金矿的成矿作用.该研究排 除了其他构造成矿模式解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6.
Delamination occurs mainly i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involving interaction with the asthenosphere,the process of which is hard to observe directly.our research on granitoids in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China,indicates that high conternts of the heat-producing elements Th and U may furnish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with new evidence,At the same time,we have established the Th-SiO and U-SiO2 diagrams to discriminate delamination.  相似文献   
77.
华南东部元古宙—早古生代陆壳组成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邦桐  凌洪飞 《铀矿地质》1992,8(6):321-328,337
  相似文献   
78.
华南寒武纪早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底部赋存有一层富Ni-Mo多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矿层.Lehmann等(2007)报道Ni-Mo矿石的Mo同位素组成十分均一,δ98/95MoMOMO值为-1.24‰±0.10‰;而赋矿围岩黑色页岩的Mo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δ98/95MoMOMO值为-1.82‰~-0.40‰,并认为Mo全部来源于海水.笔者发现,含Mo低的黑色页岩具有Mo含量与Mo同位素组成的正相关关系,可能反映了海水来源Mo(以富重Mo同位素为特征)与页岩中碎屑组分来源Mo(以富轻Mo同位素为特征)两者的混合.Ni-Mo矿石非常均一的Mo同位素组成可能反映了它们的Mo来源既不是海水,也不是碎屑组分,而很可能是第3种来源,即以海底热液占主导.有必要对含矿与不含矿的该套黑色岩系开展更详细的Mo同位素研究,以便进一步确定寒武纪早期海水的Mo同位素组成和Ni-Mo矿层的成因.  相似文献   
79.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锆石U Pb年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与广泛分布的铜、金矿床有着密切成因关系。为有效限定狮子山矿田内岩浆活动时代,对其中岩性由辉石闪长质、石英闪长质至花岗闪长质的侵入岩体进行系统的锆石LAICPMS定年研究,获得南洪冲花岗闪长岩的206Pb/238U年龄为141.2±1.6 Ma。在辉石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中发现继承锆石(继承锆石构成的核部),为揭示分散复杂的年龄中包含的地质意义,通过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做207Pb/235U206Pb/238U图解,发现年龄介于太古宙到古元古代和年龄介于中元古代到早白垩世的投影点分别构成了不一致直线(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785+64-69 Ma,141.9±8.1 Ma;上交点年龄分别是2795+91-80Ma,1290±12 Ma,其中,141.9±8.1 Ma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时代相一致,而三个较为古老的交点年龄与年轻地壳中锆石的统计峰值年龄(2.7Ga、1.9Ga、1.2Ga)较为接近,暗示了壳源物质加入的可能性;通过把已发表的岩浆成分数据代入由锆石结晶实验获得的公式,得到Zr饱和温度,辉石闪长岩为650~700℃,石英闪长岩为750~790℃,花岗闪长岩为750~760℃。饱和温度、ZrSiO2图解和继承锆石出现的事实,共同表明狮子山矿田内岩浆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