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天山云杉林地生态系统CO2源/汇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实地观测和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云杉林地的CO2源汇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结果表明(1)云杉光合速率在白天呈现明显的双峰曲线,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最高出现在10时和15时,分别达到了13.96和13.24 μmo1·m-2·s-1,白天光合速率的最低点出现在20时,为2.52 μmol·m-2·s-1.晚间植物呼吸的平均速率为2.65μmol·m-2·s-1.(2)云杉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在白天明显要高于夜间,最高土壤呼吸速率出现在19时,达到了CO21.42g·m-2·h-1.土壤呼吸速率最低值出现在22时,CO2为0.48 g·m-2·h-1.夜间土壤呼吸速率相对较为稳定,维持在CO20.6~0.8 g·m-2·h-1之间,平均值为CO20.70 g·m-2·h-1.(3)夜间云杉生态系统总的来说是碳源,白天随着气温、光强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碳源/碳汇关系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云杉林地生态系统24小时净释放CO24.22 g·m-2·d-1,因此8月份,云杉林地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碳源;通过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云杉林地生态是一个极弱的碳源,年释放量为CO28.20t/hm2.  相似文献   
22.
从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盐壳中分离获得108株嗜(耐)盐细菌.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测定了嗜(耐)盐细菌对NaCl的耐受性,生长pH范围及对Na+、K+、Mg2+、Ca2+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添加罗布泊盐壳浸提物的CM改良培养基更有利于嗜(耐)盐细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罗布泊嗜盐细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杆菌为主,大多具有产生色素的特性.大多菌株的pH生长范围是6.0~10.0,最适生长pH值是7.0~8.0.根据生长的NaCl浓度,将分离菌株划分为中等嗜盐细菌、极端嗜盐细菌和耐盐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4%,27%,49%.嗜(耐)盐细菌的分布与组成类型与分离地点的含盐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多数嗜盐细菌对Na+、K+、Mg2+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所需的Na+可以被一定浓度的K+、Mg2+替代,但缺乏对Ca2+的适应性.多数耐盐细菌对Na+、K+、Mg2+、Ca2+的选择性不强.少数嗜(耐)盐细菌对Na+、K+、Mg2+、Ca2+具有专一的选择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新疆奎屯123团土壤及地下水中砷含量状况调查分析,研究了土壤及地下水中砷污染状况、砷的主要来源,提出了砷污染的治理措施。研究表明:奎屯123团地下水砷污染严重,自流井水砷浓度范围在0.07~0.83 mg/L。土壤中砷的含量范围在8.36~39.63 mg/kg,平均值为16.67mg/kg,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土壤中砷的来源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高砷地下水灌溉以及含砷农药、化肥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