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256篇
地质学   635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前国内地磁台垂直分量磁变以的灵敏度都普遍偏低,不能适应一些研究工作的需要,必须予以适当的提高,本文在基本不改变仪器固有灵敏度的前提下,采取记录光线二次反射法,以提高仪器的记录灵敏度,利用这种方法既使仪器的灵敏度提高一倍同时又保证了仪器原有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四川冕西稀土成矿区的地质特征及其远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区域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冕西岩体性质、稀土模式、主要稀土矿物特征以及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了考查,并作了区域性对比。初步认为,在冕西地区以碱长花岗体为主体,形成了面积近800km~2的稀土成矿区。霓石碱性花岗岩-构造破碎带-碱性(伟晶)岩脉是区内稀土成矿的基本要素,也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围绕冕西岩体出露的卫星式霓石碱性花岗岩有着不同于A型碱长花岗岩的稀土模式,是稀土成矿矿源体。不同产地的稀土矿物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均有很好的可比性,属易采易选优品级稀土矿石。在该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矿产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3.
论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历史悠久,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干旱气候的成因和特征是不同的;白垩纪—早第三纪本区因位于当时行星风系的副热带高压带而为干热气候;晚第三纪全球气候开始变冷,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仅在沿海地区出现古季风环流,西北地区虽受西风气流影响,但因距大西洋较远,气候干暖;第四纪全球气温进一步下降,亚洲大陆平均高度,尤其是青藏高原强烈上升,高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作用,激发了现代亚洲季风环流,而西北地区因西边山地的上升而位于西风气流的雨影区,气候干温(现代和间冰期)或干冷(冰期)。  相似文献   
104.
Described in paper is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for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The Nihewan Beds are taken for example to show how to apply this approach in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The semiquantitative spectral analysis data on aggregate trace elements in 324 samples taken from the nine sections in the Nihewan Basin are treated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 for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First ,the data from all the sections are respectively calculated by the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stratigraphic boundaries.The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has proved itself to be applicable to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In our practice the Nihewan Beds are divided into five zones (I-V).Zone I includes subzones Ia and Ib,Zones Ia,Ib,II and III are considered to be corresponding to the Pliocene(N2),the early Early Pleistocene,the late Early Pleistocene,and the Middle Pleistocene,respectively .Zones IV and V are probably Late Pleistocene in age.This indicated that sediments deposited con-temporaneous in the sections of the same basin are similar i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although dif-ferent in geographical location.However,the sediments also show some variations ,with a transitional relationship from one section to another .For example ,in Zone II,the sediments of the Xiaodukou section show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gou-Hongya and Hutouliang sections,but also those of the Xiashagou,Shixiaxi,Shixiadong and Wulitai sections.It can be seen from the above that the zones can be characteristically correlated with one another.In addi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al partitioning method is also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相似文献   
105.
日本气象现代化管理及对我们工作的启示蒋伯仁(山东省气象局.济南.250031)1994年11月16日至25日.我随同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同志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访问了日本气象厅及其下属机构。中国气象代表团这次出访主要是对日本气象管理和199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06.
云南大硐厂铅锌矿床中的硫碲铋矿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新志  蒋国贤 《矿物学报》1995,15(4):422-424
硫碲铋矿A产于云南省大硐厂铅锌矿床,与自然铋、辉铋铅矿共生。晶体呈柱状,粒度0.02 ̄0.3mm。反光显微镜下呈淡黄色,弱非均质性,反射率Rc′=52.4%,R0=48.8%(波长为540nm),显微压入硬度Hv=46 ̄72kg/mm^2。主要粉晶谱线:3.065(10),2.120(7),1.346(5),2.220(4)。三方晶系,空间群为D3d^5-R3↑-m,晶胞参数a=0.4241nm,  相似文献   
107.
论陡坡寺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惠麟  蒋志文 《地层学杂志》1993,17(4):266-271,T001
<正> 一、历史回顾 陡坡寺组为卢衍豪、王鸿桢命名,1941年正式发表(见谢家荣,1941)。虽然陡坡寺组从创名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它的时代归属及命名地点则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卢、王二人建立该组时,由上至下分为3层,总厚147m,置于中寒武统(?)。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之间信号能量分布的差异,结合RBF神经网络技术,对2类事件进行分类,具体步骤如下:使用8个带通滤波器对事件波形进行滤波,并划分为4个波形段:P波、P波尾波、S波和S波尾波,分别计算每个滤波器信道和波形段的能量特征值,以所得32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向量,利用RBF神经网络,对地震和爆破事件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地震事件识别方法,识别率为88.1%,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地震与爆破事件识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海洋环境沉积物输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环境中沉积物的输运涉及复杂的过程和机制。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悬沙输运数学模型已经成为海洋沉积动力学的一个有力的研究工具。悬沙输运数学模型的有效运行需要正确的数值解法和模型中所含参数的确定,包括悬沙沉降速度、扩散系数、底床糙度和切应力,以及底边界上的沉降-再悬浮通量。由于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屏蔽效应以及海底生物扰动等因素的作用,海洋环境推移质输运的经验、半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充分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是正确预测海洋环境中推移质输运的关键。海洋环境沉积物输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着重进行各种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而这项工作依赖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现场观测仪器的发展和更先进的颗粒态物质运动理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0.
宁芜盆地凹山和东山铁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对宁芜地区凹山和东山铁矿床中的磷灰石流体包襄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温研究,并测定了不同时期形成的磁铁矿、阳起石和石英的 H、O 同位素组成。凹山和东山铁矿磷灰石含有丰富的流体包裹体,原生气液包裹体包括早期细长管状、针状包裹体(类型Ⅱ)和晚期不规则状包襄体(类型Ⅰ);早期包裹体又可分为单一液相包裹体(类型Ⅱ-a)、气液两相(富气相)包襄体(类型Ⅱ-b)、气液两相(富液相)包裹体(类型Ⅱ-c)和气相、液相及固相多相包裹体(类型Ⅱ-d)四种亚类。包襄体中至少含有五种不同的子矿物。磷灰石包裹体记录了多个峰值温度,从600℃~800℃到~410℃和~270℃,分别对应于磷灰石(磁铁矿 透辉石)、阳起石和石英的形成。流体的盐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从高达~80%NaCl equiv。到<20%NaCl equiv。磷灰石形成时流体处于不均匀的状态,流体包裹体为非均一捕获。H、O 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为演化的初始岩浆(水),在高温下形成了铁矿石;此后,成矿流体有可能与蒸发盆地卤水或大气降水发生混合;晚期则可能有较显著的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