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0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黄河河源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黄河源区有关水文、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对河源区各分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各分区径流深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器测资料以来的近50a间,河源区气温与全球变暖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各区平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波动上升态势;而降水量的变化比较复杂,区域性差异较大;河源区径流的变化与降水量、气温的变化之间存在较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由于气温的持续上升与主要产流区降水的持续减少,区域径流量呈持续减少的趋势.总体上,河源区各分区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程度要强于气温,但吉迈以上区域径流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要强于其下游其它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72.
黄河上游径流长期变化及趋势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分析了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年径流序列的长期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序列分析与随机离散过程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个用于黄河上游径流变化趋势超长期预测的时间序列—Markov链辐合模型.应用表明,该模型兼具时间序列模型与Markov链模型的优点,既能预调总体趋势,又适合于波动性较大的随机序列变化.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目前正处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第5个枯水段的底部,未来10a内,黄河上游年径流量的变化将呈现一个震荡递增的趋势,但这期间的平均径流量仍将低于多年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3.
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在融雪径流预报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蓝永超 《冰川冻土》1993,15(3):481-486
  相似文献   
74.
河西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对气候转型的响应   总被引:39,自引:14,他引:25  
对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变化过程与趋势的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西风环流降水的影响,祁连山区中、西部的黑河、疏勒河流域的气候环境发出了由增温变干转为变湿的讯号,具体表现为随着山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出山径流相应增大.采用区域气候模式预测和水文统计模式的计算,亦同样证实出山径流有显著的增加趋势.但受季风影响的祁连山东部的石羊河流域则尚未出现这种转变,从20世纪50年代起,出山径流量持续下降,表明其气候环境仍向增温变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5.
ENSO循环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主要形成区——唐乃亥以上流域的气象和水文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 El Nino 现象及 La Nina 现象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的对应关系,探讨了 ENSO 事件对黄河上游径流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ENSO 现象与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的径流丰枯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而言,伴随着 El Nino 事件的发生,黄河上游出现枯水的概率较大,而黄河上游的洪水常伴随着 La Nina 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6.
黑河莺落峡站年径流长期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分析黑河莺落峡站出山径流变化规律,并将年径流系列按照频率25%及75%为界,划分成3种情况:即多水年xi > 55.0,中水年42.1≤xi≤55.0,小水年xi < 42.1。计算其状态转移概率得出:年径流过程从某一状态转移至其他状态的可能性都有,但其转移概率的最大值达81.8%。由此可知,年径流的变化过程不仅有随机性,而且有很强的相依性。通过多年对站年径流预报工作的实践,经过各种方法的比较检验,认为建立前期大气环流因子与年平均流量的预报模型和建立年平均流量的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其逐年预报的精度较高,经过误差评定分析,两个模型均为甲级方案,检验预报时性能较稳定,能对莺落峡站年平均流量进行有效预报,为黑河流域调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7.
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黑河山区流域水资源的变化   总被引:40,自引:19,他引:21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祁连山区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特征、成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各种假定气候情景下黑河山区径流变化的计算模式。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十分明显,但受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水资源的变化又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总体上,山区的气温和降水随全球增温均呈上升和增加的趋势,且气温上升的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山区径流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减小,除非遭遇到比较极端的气候情景,如气温升幅与降水减幅同时出现较大值的"暖-干"气候组合或气温降幅与降水增幅的同时出现较大值的"冷-湿"气候组合等。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十年里黑河山区水资源量虽随着降水、气温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但变化相对稳定,其幅度基本在目前出山径流量的±10%左右范围内。  相似文献   
78.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El Nino事件与祁连山区气温、降水的对应关系,研究了祁连山区出山径流对EI Nino现象的响应。结果表明, EI Nino现象对祁连山区的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影响随着发生时间和地段的不同而不同。EI Nino 事件发生之年, 整个祁连山区均出现气温偏高、降水减少及径流偏枯的现象,尤以东段和中段最为明显。El Nino事件次年, 祁连山区东段和中段气温偏高、降水减少及径流偏枯的程度不如El Nino事件当年那样显著,而西段的气温、降水及径流与El Nino事件则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9.
甘肃省苦咸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测资料对甘肃省苦咸水资源进行评价,得出了苦咸水资源的数量、地域分布、在全省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影响人口等。分析了苦咸水的成因,论证了苦咸水在空间分布上与降水、蒸发和干旱指数等气候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降水量430 mm左右为黄土高原区苦咸水与淡水的分界线。通过构建箱体概念模型,分析导出了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矿化度的时空演变数学模型,从宏观上揭示了径流矿化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和趋势,提出苦咸水流域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路。  相似文献   
80.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径流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以西北内陆河黑河流莺峡年平均出山地表流量为研究对象,对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方法在干旱区环流径流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该预报成功率较高,证实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流量预报领域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该方法在预报过程中的优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