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Yellow Sea (Y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geochemical and molecular microbiology methods. The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cultivation-independent PCR-based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Groups resulting from 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s clustering of the DGGE profiles showed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area they belonged to. Additionally, the clustering results based on DGGE fingerprinting and those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ompositions were practically identical. The relationship of phytoplankton diversity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emperature,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and silicate-Si were fou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these three environmental factors. Generally, values of the ECS are clearly separated from those of the YS in the CCA biplot, due to mainly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DIN.  相似文献   
92.
文章阐述采用TLS(整体最小二乘)进行GPS高程拟合,从而提高整治区的高程精度。此法旨在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利用尽量少的GPS高程控制点,结合先进的GPS技术,从而较快获得整治区GPS高程。运用此法得到实验区的GPS高程误差为3.18cm,满足土地整治测绘高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3.
陈敏  邵振峰  慎于蓝 《测绘通报》2012,(3):16-18,35
针对SIFT特征匹配算法对于图像中存在多个相似结构时误匹配概率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基准点和基准方向的误匹配剔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留绝大部分正确匹配点对的基础上,可大大降低误匹配概率。  相似文献   
94.
采用Gas Bench II-IRMS 对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在线测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立了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测试的最佳平衡时间;样品水中溶解无机碳浓度与样品测试的信号强度呈明显正相关;测试过程中色谱柱温度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样品峰的出峰时间,还会影响样品峰宽、峰高及峰积分面积等,影响最终测试结果。为了确保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测试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方法试验验证,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测定值与验证单位给出的δ13C测定值相一致,此测试方法具有可行性。在线测试的高效率和小样量与传统方法比较有显著优势,这为拓展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本测试分析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的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组成的在线测定。   相似文献   
95.
96.
欧坚莲  蓝英 《广西气象》2002,23(4):16-18
通过相同月份两场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各要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找出区域性暴雨的成因,为以后做好区域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三种方法测试岩溶水样氢氧同位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会  王华  吴夏  唐伟  蓝高勇  涂林玲 《中国岩溶》2018,37(4):632-637
通过高温热转换元素-同位素比值质谱法(TC/EA-IRMS)、多用途气体制备仪-同位素比值质谱法(GasbenchⅡ-IRMS)以及激光光谱法对岩溶水样进行对比检测,其结果显示:对于氢同位素,TC/EA-IRMS的精密度达到0.3 ‰,激光光谱法的精密度达到0.1 ‰,均优于GasbenchⅡ-IRMS的精密度1.4 ‰;对于氧同位素,GasbenchⅡ-IRMS的精密度达到0.02 ‰,激光光谱法的精密度达到0.04 ‰,优于TC/EA-IRMS的精密度0.16 ‰。使用激光光谱法测定岩溶水样的氢氧同位素,所需要的样品量少,精密度高,能够满足岩溶区样品的高精度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8.
青藏高原东缘气候变化历史对认识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动力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笔者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缘获取的湖泊记录,并汇总他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高原东缘近2000年气候变化历史。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北部(NETP)和南部(S-ETP)近2000年水文气候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N-ETP地区中世纪总体温暖湿润,小冰期寒冷干燥,近100~200年温暖湿润,表现为"暖湿-冷干"气候模式;而S-ETP地区中世纪温暖干旱,小冰期寒冷湿润,近100~200年温暖干旱,表现为"冷湿-暖干"气候模式。对比分析表明:N-ETP地区气候模式与东亚夏季风广泛区域气候模式相似;而S-ETP地区气候模式与多数印度夏季风地区气候模式相似。因而认为这样大尺度的水文气候差异可能与不同区域大气环流差异以及赤道太平洋-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变化及其引起的大气环流的强度及位置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
利用余庆国家气象站1981—2017年观测资料和9个区域气象站2012—2017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强降水特征,确定余庆县"三个叫应"标准。结果表明:对于县域,1 h雨量达45 mm或2 h雨量达60 mm,可启动三级叫应;2 h雨量达70 mm或6 h雨量达100 mm,可启动二级叫应;6 h雨量达120 mm或24 h雨量达140 mm时,可启动一级叫应。对于县城,雨强达40 mm/h时,可启动三级叫应;1 h雨量达60 mm或2 h雨量达80 mm时,可启动二级叫应;1 h雨量达80 mm或2 h雨量达100 mm时,可启动一级叫应。县域内人口聚居区、地灾隐患区、中小流域区、山洪易发区、旅游景区(点)、大型施工区应列为"三个叫应"气象服务的重点区。此外,应建立中小河流叫应标准和上下游联防工作机制,延伸"三个叫应"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00.
因20世纪末,山石资源无序开采,济南市周边形成了多个破损山体,破坏了原始的地形地貌景观,形成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面对传统的削坡、续坡、覆土绿化等治理手段存在无法实现破损面的全绿化、复绿周期过长、工期较长等诸多不利因素,结合章丘文霄石料厂治理工程特点,详细介绍了团粒喷播技术的技术方法、质量要求、工艺流程、施工材料及养护管理、取得的效果及与传统治理手段的优势等,解决了传统治理手段不能解决的诸多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为同类型开展山体治理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