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137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267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凝缩段的地质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凝缩段是层序地层学中很重要的标志层,它虽然岩性单调,但引人注目,是沉积作用极不活跃的产物,而这种不活跃有利于金属矿质缓慢聚集和沉淀,因而它与成矿作用密不可分。在地质学上具广泛作用,是指示古板块、层序地层、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相等方面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92.
根据赣西北中─晚第三纪陆相紫红色砂砾岩岩性横向上不太稳定的特点,提出砾石成分的来源和成因特征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因为砾石成分作为风化和搬运的最终产物,它与基底母岩区是密不可分,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3.
开展气象与电力科学研究为电力建设和安全服务厉国祥,范永玲,郝寿昌(山西省电力工业局)(山西省气象局)气象与人类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时刻关系着千家万户,涉及到全社会各行各业。搞好气象服务工作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加上...  相似文献   
94.
95.
浙东南沿海从南西到北东出露的钱仓、大罗山、涌全、桃花岛等岩体皆沿永嘉—镇海断裂带方向分布,构成北东向的A型花岗岩(碱性花岗岩)带。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岩体中有典型的碱性岩和钠闪石含量较高的钾长花岗岩,如涌全岩体为霓霞岩,桃花岛岩体为肉红色含钠闪石钾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96.
洋岛地层序列在造山带地区往往十分发育,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具两大特点,时间上往往失序,空间上移位。东昆仑万保沟岩群也有洋岛地层序列通常具有洋岛型火山岩基底和碳酸盐岩盖层的双层式结构,具有低分异度、高丰度和地方性色彩的生物群面貌,因而温泉沟岩组和青办食宿站岩组在时间上具先后、空间上具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土壤侵蚀治理范式与生态学理论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土壤侵蚀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治理范式是近年水土保持研 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探讨了“范式”在科学研究中的变迁过程以及对土壤侵蚀防治的重要意义, 并且讨论了土壤侵蚀防治范式与生态学范式之间的耦合关系, 指出生态学思想对土壤侵蚀科学 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强调在进行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因子。土壤侵蚀过程和 生态过程是相互渗透在一起, 它们之间所表现的是相辅相成的耦合关系, 生态学中的自然均衡思 想、系统非平衡态理论、等级缀块动态理论都深刻的影响着土壤侵蚀科学的发展并且都得到不同 程度的应用。在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98.
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实验监测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的实验和监测是获取水土流失资料的重要手段,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是水土保持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点、小区、田间和坡面、流域及区域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的实验和监测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国际上实验研究和监测研究的侧重点及其不足;并对当前国际上土壤侵蚀模型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特别分析了这些模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作用;最后对当前土壤侵蚀、试验及检测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
2 0 0 0年 4月 12日 ,青海省北部及甘肃河西走廊出现了一次大风、强沙尘暴天气。文中从天气事实、地面形势、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及高空环流形势等方面 ,与 1993年 5月 5日黑风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①这两次黑风天气均是由强冷空气沿西北路径爆发而引发的 ,但由于两次黑风天气的冷空气强度、锋区南压程度、高低空急流配置等不同 ,因此造成两次黑风天气影响范围、强度也有所不同。②中小尺度低压系统对扬沙、浮尘及沙尘暴天气激化为黑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年追踪云南地区 3~ 4 5级地震调制比图象 ,在以 0 67≤Rm <1为异常指标基础上研究了调制地震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发现 :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异常区预示了活跃期强震的危险区 ;调制比最大值出现在活跃期前 3~ 5年 ,活跃期前 1~ 2年整个云南地区无调制比异常 ;强震连发背景下的后续强震仅在震前 1年异常 ;7级地震间发生的 6 7~ 6 8级地震调制比异常幅度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