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武当山推覆构造由主滑脱面、前缘叠瓦褶断带、中央推覆体带和后缘挤压-伸展带4种构造成分组成,中央推覆体带划分为7个推覆体,各推覆体在平面上呈鳞片状越覆,在剖面上呈道冲叠覆,构成鳞片叠覆的几何模式。  相似文献   
52.
湖南小龙门推覆构造的几何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3.
德国大陆科学超深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一、前言 1960年作者~([25])曾簡要地叙述了中国东部前寒武紀的大地构造輪廓,現試图进一步闡明本区的前寒武紀大地构造发展的样式。本文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华北地台、西南地台、东南地槽系、东北地槽系、秦岭地槽东段及烏苏里地槽。因資料关系,台湾及南海諸島未能考虑。  相似文献   
55.
通过中国及邻近陆海地区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三维Vs速度结构的系统地质构造解析,笔者论述了中国及邻近陆海地区软流圈三维结构特征,发现该区软流圈内既有高速块体,又有低速异常体,显示软流圈内存在纵向与横向上的不均匀性,研究软流圈内低速异常体三维几何结构表明,南海低速异常体呈复蘑菇状,结合地幔体波层析成像研究显示,南海地区存在巨型复蘑菇状地幔低速柱头。笔者还探讨了软流圈对岩石圈结构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56.
东亚地幔流动速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分辨率地震体波速度成像以及相关的地球物理资料,计算地幔垂直和切向流动形式及流动速度,得到东亚及西太平洋大体分为3个区域物质流动大致方式:东亚边缘裂谷系和西太平洋边缘海为下部会聚上部扩散的地幔上升流,尤其对于南海来说,大致勾勒出南海地区构造特征——从上到下的大体结构可能是上部呈“工”字型结构、中间为圆柱型、底部呈发散形的地幔上升流;西伯利亚地幔物质上部会聚下部扩散的“人”字型下降流;青藏高原—缅甸—印度尼西亚特提斯俯冲带上部会聚下部扩散的“人”字型地幔下降流。东亚西太平洋分为3个区域地幔对流与地表的西太平洋构造域、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相吻合。东亚中部的物质在地幔深部无明显流动趋势。地幔上升流起源于核幔边界,主要表现在下地幔和上地幔下部,到上地幔顶部和地表与现代热点位置符合。地幔垂直流动速度每年1~4cm,切向速度为每年1~10cm。  相似文献   
57.
利用二维重力正演拟合的方法,导出湖北武当山地区地下地层的可能分布,认为该地区是老地层覆盖在新地层之上,从而佐证了推覆体的存在。同时还得出:在川陕鄂地区的地壳中普遍存在低密度体,该低密度体可能是麻粒岩受压后折出自由水发生破碎所致。  相似文献   
58.
接触应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应变作用已成为构造地质学研究褶皱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之一。综述了接触应变作用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至菲律宾海域太平洋间过渡带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的构造解析,发现大陆至大洋间的过渡带岩石圈存在不同的结构样式和动力学型式,结合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其他标志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结构-动力学型式:盆岭结构伸展动力学型式(南海北部式)、弧陆楔状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台湾式)和沟弧盆结构-俯冲动力学型式(东海式)。在论述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三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岩石圈3种基本动力学型式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0.
资源环境与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了当代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态势与地球科学发展历史及地球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后指出,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角度分析,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将沿三大科学领域转变:即由研究地球系统演化历史向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方向转变;由向地球系统索取各种自然资料为主,向以保护地球系统各种自然资源为主要方向转变;由研究地球系统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向研究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与研究人为地艇及其产物并得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