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989年初,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曾将大方县二叠系龙潭组合黄铁矿粘土岩定名为累土石粘土岩,尔后省地矿局地质实验研究所和113队亦将其定名为累托石。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主要粘土矿物应是伊/蒙不规则间层矿物。 1.X射线衍射特征:粘上岩分离重矿物后的粘土部分X射线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d值1.0~1.5nm范围内均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这是伊/蒙间层矿物特征标志。在0~5℃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s In studying the degree of order (or disorder) in kaolinite, X-ray diffraction and DTA are commonly used, but spectroscopic method (as EPR, IR)has become a useful and additional tool now. The total iron content and the intensity of Fe3+(I) line are not always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order degree in natural kaolinite. But in the present case, they show direct correlations. So it appears that they cannot be used as an ideal parameter for measuring the order degree in kaolinite. The ratio of Fe3+(E)line and Fe3+(I)line intensities obtained directly from EPR spectrum of Fe3+at geff=4 appears to be a better EPR parameter for measuring the magnitude of order degree in kaolinite and for determining the intensity of some ge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weathe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so on) with aid of kaolinite. However, EPR data can only be used to qualitatively estimate the degree of order in kaolinite and related geological process for the present. There is still much work to be done in order to make EPR a method of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51年,Brues等人用ESR技术对癌症进行了研究,并发现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ESR谱图不同。这引起人们极大兴趣。1965年,A·Vithayafhil等人在大鼠肝癌中发现正常组织所没有的g=2.035的一个特异的ESR信号,该信号在临床症状及显微观察之前出现,当癌症发展之后就又消失,这信  相似文献   
15.
白云鄂博地区方解石的类型和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资料认为方解石在白云鄂博地区的分布很有限,主要见于细脉中,呈晚期脉状或浸染状产于白云岩之中,含量一般<5%,但在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带较高,在西矿,呈细脉状产于白云岩的裂隙内,而在原始沉积的碳酸盐岩中缺乏方解石。那末,方解石在该地  相似文献   
16.
贵翠的ESR研究表明,其谱是由白色石英、绿色地开石和有机质中的顺磁中心共同作出贡献的结果。这些顺磁中心是:石英的辐射中心(g≌2.01);地开石晶格中的Fe_1~(3 )(g_⊥=4.03,g_w=4.26),Fe_2~(3 )(g_⊥=3.41,g_(?)=3.18)和VO~(2 )(g_⊥=1.981,g_(?)=1.938,A_⊥=64.3高斯,A_w=185.4高斯)以及吸附有机质的自由基等。再次证明,贵翠的蓝绿色是地开石中Cr~(3 )引起的。贵翠被加工成艺术品之后应避强光、高温、射线。  相似文献   
17.
锡铁山石(Fe~(3 )[SO_4][OH]·7H_2O)是一种高铁硫酸盐矿物,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中。它作为一种新矿物已有报道,本文仅介绍它的穆斯鲍尔效应和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结果,以补充该矿物一些新的资料。 将矿物晶体与纯淀粉按1:5的比例混匀研细,在钢模内压成片状吸收体,其有效厚度约为4mg/cm~2。等加速穆氏谱仪,用α-铁的六线谱进行速度标定。~(57)Co(Pd)放射源,约10毫居里。  相似文献   
18.
湖南砂矿金刚石中杂质氮的存在形式和孤氮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顺磁共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湖南砂矿金刚石中杂质氮的存在形式和孤氮的分布特点。顺磁性氮的主要形式是孤氮心,氮的交换相互作用对和S=1的氮对心。非顺磁性氮的主要形式是双氮的和小片状氮的集合体。孤氮心分布的不均匀性不仅表现在晶体之间,而且体现在一个晶体的内部。氮的交换相互作用对和S=1的氮对心的出现与否和浓度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晶体的孤氮浓度和孤氮在其中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9.
自六十年代初以来,矿物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矿物谱学逐渐形成。“矿物谱学”,是矿物的能谱学、光谱学和波谱学的总称。按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谱学手段来说,它包括矿物的核γ共振谱(即穆斯鲍尔效应),X射线谱,电子能谱,可见——近红外  相似文献   
20.
唐荣炳  蔡秀成 《矿物学报》1996,16(2):231-234
本文介绍了双向晶体旋转仪的原理及研究情况,以及应用它研究金刚石,红宝石处在非立方对称时的杂质氮和铬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