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三峡水库建成后对长江河床演变影响的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讨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水动力条件大大改变,必然会引起水库上、中、下游河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注入水库的各条支流,由于河流基准面被大大抬高,都会形成河口拦门沙和水下三角洲。分析了因入库河流基准面抬高,自然会引起水库上游河床的摆动变形。以及水库蓄水后,由于波浪、水流对库岸的侵蚀塑造作用和水库运营调蓄时,会产生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的变化,以及风浪的侵蚀、掏蚀,必然会大大引起库岸变形;对水库库区附近淹没、侵没和渗漏的影响;水库建成后,水库运营清水下泄时,由于含沙量大大减少,水的动能加大,任何水库都会引起其下游河道冲刷及河床变形,河床会发生演变,所以,三峡水库的河床也会有一个新的调整周期。  相似文献   
92.
加快建成完善矿权市场,尽快充分发挥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这是我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乃至各级政府当前的迫切愿望。正是基于这种愿望和党的十六大精神,1月初国土资源部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研讨会。会上,来自多方面的高层专家、高层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关于“两权”市场建设方面的新观点、新思维、新理论。充分地了解、研究并科学地吸纳专家、学者们的新观点和新理论,将有助于我国“两权”市场的培育和建设。为此,本刊特地运用《座谈时空》为个栏目,对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理论进行摘登。我们期望这些专家新论能够对国土资源“两权”市场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有良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分辨率、蚀变信息提取和覆盖能力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自然资源调查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遥感解译正成为地质调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作手段。水道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与苏鲁造山带东北缘的衔接部位,是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的核心地段,金矿资源丰富,目前运用遥感解译及信息提取技术开展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较为薄弱。笔者等利用ENVI53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对ASTER(先进星载热辐射与反射辐射计,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GF- 1共9景遥感数据进行处理,使制作的图像信息逼真、线性构造明显,共解译线性构造929条、环形构造89个、韧性剪切带15条,其中北北东向断裂、环形构造和韧性剪切带边缘地段是金矿床产出的有利部位;基于ASTER数据采用“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技术”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铝、镁羟基和铁染异常信息,圈定异常浓集区36处,金矿床产出位置一般发育较强铝、镁羟基(Al—OH、Mg—OH)异常;结合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金成矿远景区12处,经野外查证,新发现金矿点2处。遥感技术可为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4.
沉积盆地能够加重震害,在抗震设防中需要定量考虑盆地效应。本文叙述了盆地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对震害的影响;详细介绍了盆地效应的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抗震设防中对盆地效应考虑的必要性;着重回顾和总结了当前在抗震设防中考虑盆地效应的两种方法:(1)在场地地震动预测模型中加入盆地基底埋深项。(2)求取盆地模型相对一维层状模型的附加放大因子,提出针对当前抗震设防规范中地震动参数的校正系数。最后指出开展盆地抗震设防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95.
1982年3月8—12日,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组在陕西临潼召开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约30余人.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和利用.会议收到有关报告20篇,另有其它方面的天文学史报告10篇. 首先有席泽宗、宣焕灿分别就主题作了综合性报告:“东方古代天文记录在现代天文  相似文献   
96.
97.
正古琴,也称七弦琴、瑶琴,也就是古代文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三千年的悠久历史。萧,唐至今专指竖吹之萧,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中爱不释手的器物,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98.
鲁浩  刘欢  万鹏  薄军委  李金涛  孙景耀 《地质论评》2021,67(6):1679-1696
碎石沟花岗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木孜塔格地区,是该地区几个主要花岗岩体之一。为了查明该岩体的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及形成时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木孜塔格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及东昆仑造山带地球动力学背景,对该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石学特征表明,碎石沟花岗岩主要由灰白色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在岩体边部可见少量灰白色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高硅(SiO2=67.54 %~71.56 %)、高碱(Na2O=3.08%~4.50%、K2O=3.05%~4.20%)、富铝的特点(Al2O3=14.26%~16.58%),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含量较高(126.31×10-6~160.13×10-6),总体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式配分模式,具有Eu的弱负异常(δEu=0.68~0.85);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Hf、Sr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 I 型花岗岩的特征。本次研究获得碎石沟岩体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 Pb年龄为208.0±1.1 Ma(MSWD=1.0),属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碎石沟花岗岩来源于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并且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幔源岩浆底侵及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其构造背景为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99.
河北省明清时期干旱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文章是企图通过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河北省历史上干旱的一些规律和特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文和插图中的数据,主要是根据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搜集的旱灾材料(绝大部分是县志)统计得来,我们还从府志、清史稿中搜集了少  相似文献   
100.
确定海平面长趋势变化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