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以"退耕还林"为主体的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在过去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揭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黄土丘陵区的降水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本文以延安康沟流域为例,根据1997-2006年延安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康沟流域地表径流、泉水、井水水位实测水文数据,以及康沟流域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康...  相似文献   
1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河南省在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土地管理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各级管理机构得到加强,管理工作的业务和范围不断深化和扩大,促进了全省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使河南土地管理与利用工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口的消长变化和城乡建设的发展,我省土地资源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土地利用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土地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它本身所具有的地形条件和外界气候生态因子,无时不在影响着对它的利用程度。河南土地利用存在着明…  相似文献   
113.
植物3D形态是植物的重要生理特征和存在形式。3D形态由于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息息相关,因而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将2014年在南极乔治王岛长城站附近采集的56份苔藓植物标本鉴定为4科6属6种及1变种。从每一种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群落样品用REVscan 3D扫描仪进行高精度的激光扫描,共获取120 M 3D点云数据,987 429个点和1 700 380个面,重构出7个植物样本的表面3D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Java Web技术、开源数据库系统My SQL、第三方开源Web GL库Three.js、开源Web应用服务器Tomcat等构建了国内首个极地植物3D形态数据库(3dmpp.gznu.edu.cn),提供了3D渲染功能。通过本数据库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搜索已有的物种信息数据,并全方位地获取植物的3D表面信息。本数据库的建立为极地植物的3D形态信息提供了储存、展示与共享的平台,为不同植物间3D表面形态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工具,为保护极地植物,特别是濒危植物的全息信息资料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4.
格林威治时间2010年12月4日22点,哈勃太空望远镜开始观测狮子座内的一片天区。  相似文献   
115.
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地下水动态遥感监测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是我国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为敏感的生态环境因素之一。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着绿洲和湿地的演化,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西北地区地下水监测网尚不完善,动态资料相对缺乏。遥感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地下水位监测手段的不足。由于降水极少,西北干旱区地表反射率与地下水水位埋深关系极其密切。选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位遥感监测模型。提取MODIS影像中的NDVI和LST产品上的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合理选择核函数进行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分析,从而建立地表植被指数、地表温度与地下水位的相关数学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核函数所拟合结果。在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运用MODIS数据开发地下水动态模型反演水位变化是可行的,模型拟合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于细土平原地下水浅埋地区模型应用效果更为理想。一次多项式核函数适合模拟埋深小于3m浅埋地下水,径向基函数RBF核函数和三次多项式核函数法则更适合模拟较大埋深情况。开发的地下水位遥感监测模型可为西北干旱区水循环研究和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6.
于2008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分别对黄河入海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生物量平均为177.23±55.56 g.m-2,软体动物占据绝对优势;各潮带丰水期底栖动物生物量较枯水期增加,且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平均为573.07±125.60 m-2,软体动物栖占据绝对优势,丰水期底栖动物栖息密度较枯水期升高。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泥螺(Bullacta exarata)、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青蛤(Cyclina sinensis)、豆形拳蟹(Philyra pisum)、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和短文蛤(Meretrix pethechialis)等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7.
化石沟二长花岗岩呈长条状侵入于泥盆系-石炭系阿木尼克组。岩石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2.0± 2.1 Ma,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高SiO2(69.8%~72.2%)、Al2O3 (14.2%~15.4%),低的TiO2、MgO 含量(分别为0.28%~ 0.36%、0.60%~0.77%),A/CNK=1.08~1.14,富碱(Na2O+K2O=6.57%~8.00%);相对富集Th、K、Pb,亏损Nb、Ta、P、 Ti,低Sr(201×10-6~248×10-6),高Y(19.4×10-6~24.0×10-6),富集LREE,(La/Yb)N=10.8~18.4,中等负Eu异常(δEu=0.55~ 0.68);全岩(87Sr/86Sr)i 为0.7060~0.7061,εNd(t)为1.63~1.84,εHf(t)=8.79。二长花岗岩的全岩Nd和Hf模式年龄分别为 780~794 Ma和694 Ma。综合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是新元古代中期形成的玄武质下地壳在晚古生代晚期玄武质岩浆底侵加热 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造山挤压向后造山伸展转变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8.
玉米不同行向的不同定向结穗栽培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创玉38”进行东西、南北不同行向的不同定向结穗栽培试验,其初步结果表明,比常规栽培增产明显,尤以东西行向,三叶期最大最长叶片朝南定向移栽的田块,产量水平为最高。因东西行向受光面积、强度比南北向大,加之玉米三叶期最大最长片叶的指向,基本上是以后玉米结穗的朝向,其叶片采光性亦好,光合强度大,理论与实际产量均高于其它7种处理,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19.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利用旋转或平行摄影方式,通过相邻光束交会角小来提高匹配精度和速度,以短基线大重叠度增加总体交会角来提高点位解算精度,为解决匹配、交会角和精度3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且具有不接触对象、精度高、外业简单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的工程中。最后采用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完成某建筑物立面的提取,满足规范的要求,验证了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阿尔金奇克山地区侵入于地层中的斜长角闪岩原岩为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组成显示斜长角闪岩的SiO_2和Al_2O_3含量较高为49.29%~51.03%和12.27%~14.49%,Na_2O+K_2O含量低为2.35%~4.37%,MgO和Mg~#值为6.48%~10.12%和48.7~59.6,具Eu负异常,样品的MgO对SiO_2、Al_2O_3、TiO_2及Cr-Rb和Rb/Nb-Rb/Zr关系图显示明显相关性,表明其为地幔岩浆经分异演化形成。岩石富集Rb、Th和U,亏损Nb、Sr和P,且Th/Ta为1.05~2.771,Nb/La为0.88~1.02,多小于1,显示岩石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地壳轻微混染,推断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利用LA-ICP-MS微区原位定年获得斜长角闪岩~(206)Pb/~(238)U-~(207)Pb/~(235)U谐和年龄503±5 Ma和~(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79±6 Ma,该年龄段为阿尔金峰期变质阶段,指示岩石形成于479 Ma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