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基于长序列潮位资料,采用调和分析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澳门水域及附近海域历史潮波特性,并建立大范围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以珠澳人工岛及澳门新城A区等大型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澳门及附近海域水动力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澳门站的年平均高、低潮位在2005—2008年间发生突变,与岸线变化强度的增大存在直接关系;随着澳门围填海强度逐渐减弱,浅水影响系数逐渐减小,涨落潮历时差逐渐减小;1986—2019年间澳门水域潮位变化幅度较小,十字门水道附近涨落潮历时比由1.16增加至1.19,澳门水域涨落潮不对称现象由上游向外海逐渐减小。围填海工程导致澳门水道潮量减小,涨落急流速普遍减小,澳门新城A区人工岛及珠澳口岸工程附近产生雍水现象,流速亦呈减小趋势;围填海工程使得澳门岸线由曲折变为平缓,使得澳门水域内余流略微减小。  相似文献   
32.
在河口潮波计算假定的基础上,概化长江口崇明岛南侧水域,建立了三种概化模型,探讨影响长江口潮波传播的因素.计算表明,潮波传播是地形、河口平面形状和底摩阻共同作用的结果,河口平面收缩对潮波传播影响最大,其次为河床底摩擦作用,然后是河口断面面积变化.  相似文献   
33.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高分辨率隐式算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U-SGS隐格式离散N-S方程,求解过程引入超松弛系数。数值水槽试验研究发现,超松弛系数的引入可以提高计算结果收敛速度,其取值范围一般在1~1.3之间。应用LU-SGS算法,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大东港海域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稳定性好,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模拟大范围海域潮流泥沙运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
35.
36.
This study has reviewed recent studies about impact of the Rossby wave propagation on theweather of East Asia.Then,we have focused on the northward progress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affected by the propaga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1)The twokinds of meridional Rossby wave propagations often affect the East Asian weather in summer,which propagate in two conflicting directions(northwest-southeastward and southwest-northeast-ward).This is considered a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arge-scale systems between high and lowlatitudes with wave propagation,especially to the circulation systems around East Asia.(2)Thenorthward progress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s largely restrained,aecompanied by the southwardshift of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in middle latitudes,under the strong and persistent Rossby wavepropagation from high to low latitudes.And the opposite role could be found in the Rossby wavepropagation from low to high latitudes.  相似文献   
37.
王桂岭  敖雪明 《内陆地震》1990,4(3):278-280
一、前言 1990年6月14日20时47分,东经85°06′,北纬48°03′,苏联斋桑湖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中苏交界地区的苏联境内,距新疆富蕴地震台334km。震前,笔者应用全国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部分成果,对这次地震作了中期预报,根据富蕴窗小震频度异常提出了短期预报意见。 1990年6月1日,在新疆地震局月会商会上,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提出:富蕴地震窗1990年5月小震频度为58次,系1977年有资料以来的最大异常,据此认为1990年6—9月,富蕴250km范围内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实际上1990年6月14日斋桑湖发生了7.3级地震,发  相似文献   
38.
39.
渝湘高速公路共和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施工遇到很大困难,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多处出现纵向开裂。开裂段围岩为砂质页岩,现场实际监测资料表明,页岩层理、节理发育,易风化,亲水性较强,有水软化倾向并具有一定蠕变性。页岩的这些性质对隧道初期支护效果及隧道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对共和隧道页岩进行蠕变试验,通过系列试验得到不同应力水平下页岩的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建立与之适应的蠕变模型,并推导出蠕变公式,计算出公式中相应参数值。在此基础上,应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裂段施工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隧道围岩可能的破坏模式以及隧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等。研究成果为隧道开裂段初期支护结构新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成功地解决了隧道初期支护纵向开裂的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40.
一、引言 1971年8月在大阪府大和川以南的南部地区,首次发生了光化学反应造成大气污染(以下称为光化学烟雾)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已查明当时的呼吸道综合症发病情况与该地区观测到的高浓度氧化剂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从当时大气中氧化剂、臭氧等其他污染物的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变化状况看,观测到的高浓度氧化剂和臭氧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物。这样,光化学烟雾的发生,与以前的二氧化硫气体、悬浮微粒等一次污染物造成的高浓度大气污染的发生一样,气象条件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污染物之间的光化学反应造成新的二次污染物这一点上,与以往一次污染物引起的大气污染略有不同。而且,这种化学反应是在大气中发生的,因此可以直接作为表示大气污染加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