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312.
多源径流数据是理解地表水资源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的基础,径流数据的比较和筛选是其应用和推广的前提,但中国范围内的径流数据比较研究仍相对缺乏。本研究在中国九大流域片,选取控制范围不重叠、1961—2014年天然径流资料连续的82个水文站,从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径流变化趋势两个方面,评价了CMIP6地球系统模式、ISIMIP3a全球水文模型、基于陆面模型的GLDAS和CNRD、基于机器学习的GRUN等四类33套径流数据集的质量。研究表明:(1)百分比偏差的评价结果显示,经过偏差校正的CMIP6、ISIMIP3a、GLDAS、GRUN、CNRD均能较好模拟大部分流域的平均径流;综合标准差、均方根误差、皮尔逊相关系数3个评价角度的泰勒图分析结果显示,CNRD在松辽河流域,长江、珠江、东南诸河流域,西北、西南诸河流域表现最优,偏差校正后的CMIP6和GLDAS多模型平均结果在黄淮海流域表现最优。(2)多源径流数据对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模拟普遍较好,而对年径流变化趋势的模拟结果较差,特别是CMIP6和GRUN严重低估了径流趋势,约10个流域的趋势模拟结果与天然径流资料的趋势相反。(3)多源径流数据在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313.
盛庆红 《测绘工程》2010,19(6):24-27
等高线须以相似的光滑曲线逼近实际地貌形态,并综合地形在一定限度内的地势起伏,其智能化控制对地貌表达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绘图员绘制曲线时能凭经验捕捉到数据点所包含的几何形状信息,而张力样条函数和三次B样条曲线在节点插值时,严格要求二阶参数连续,不符合人的经验直觉,是节点对参数曲线连接光滑度的过分限制。根据人工绘制等高线的规则,提出将三次Beta样条曲线作为基于人工绘制约束的等高线插值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形状控制参数放松对曲线的光滑性的要求,增加了控制等高线形状的自由度,把C2连续的三次B样条松弛成为G2连续的Beta样条,实验结果表明插值的等高线符合地形综合度要求。  相似文献   
314.
鄂西渝东地区石柱古隆起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石柱古隆起区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晚喜马拉雅等五个阶段。海西期—早印支期、晚印支期—早燕山期是石柱古隆起形成并继承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发育了石炭系黄龙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地层序列,厚度大于5000m,形成了多套生、储、盖成藏组合。三叠纪末的挤压(晚印支运动)对石柱古隆起的叠加导致了古圈闭的最终形成,圈闭高度达100m左右,隆起幅度达400~500m左右。此时,下志留统、下二叠统烃源岩埋深均大于2600m,已进入生气、生油高峰阶段。三叠纪及侏罗纪石柱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及聚集区,侏罗纪末一白垩纪(燕山晚期)则是石柱古隆起圈闭的油气重新运移聚集的重要时期。石柱古隆起及周缘地区成藏条件优越,区内现今的圈闭群可认为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315.
漓江洪涝灾害及枯季缺水问题的治理意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金荣  马登盛  施杰 《中国岩溶》1999,18(2):159-168
总结了历史上800多年漓江洪涝灾害情况和1936~ 1998年60多年有观测的记录资料,认为漓江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水源林的破坏和对青狮潭水库调洪管理不尽科学;而枯季缺水,既有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过量索取漓江水、上游水源林破坏、漓江补水工程的副作用、水资源浪费等人为的影响,而且以人为因素为主。要解决漓江洪涝灾害及枯季缺水,在技术措施方面,应改变现行的桂林城市供水方案,即供水由漓江改用青狮潭水库,并在漓江上游修建川江和斧子口水库,实施生物工程等; 在政府行为措施方面,宜尽快建立漓江流域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严加保护、合理开发。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基本消除漓江洪涝灾害而达百年一遇,漓江枯季水量也可望达40~ 50m3 /s,从而基本解决枯季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316.
基于细分行业的中国城市群金融网络演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微观层面的金融企业空间组织关系数据进行宏观层面的金融业空间格局研究是近年来金融地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基于银行、保险及证券三个主流金融行业在1995年、2005年与2015年3个年份的企业网络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相互作用3个层次,对各细分行业下的城市群金融网络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银行与保险业视角下,总部企业分布较为集中,且大多中西部城市群内部金融网络较为稀疏,证券业视角下的总部企业分布最为分散,但更替较为频繁。② 银行与保险业视角下的城市群间高层级金融联系较多,证券业视角下则更多为低层级联系,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共同的核心网络节点外,银行业其他核心节点集中在沿海地区,保险业则集中在中西部,证券业则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均衡性。③ 三行业视角下的城市群发展差异大小及变动趋势不同,证券业视角下的城市群金融资源吸引力差异最大,而总部经济发展差异则最小。④ 各行业地理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及影响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的不同,是导致不同行业视角下城市群金融网络演化格局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17.
一、蹄疾步稳,试点工作开局良好国家同意钱塘江源头区域纳入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以来,省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318.
盛利元  张刚 《海洋学报》2010,32(9):5972-5978
提供一个关于截断误差使简单系统复杂化的直接实验证据,以此证明存在混沌抗退化机理.分别构造了一个一维圆弧迭代系统和一个一维抛物线迭代系统,两者均有一个非双曲不动点,其迭代序列被证明是简单极限序列,数字计算实验显示这两个迭代系统都存在可以越过不动点的序列.采用计算"元胞"分析方法清晰地展示了截断误差导致非双曲不动点邻域拓扑变异:形成第I类阵发混沌通道,或产生纹波分岔.  相似文献   
319.
含水矿物对火星早期水环境具有直接的指示作用,但目前已发现的各类黏土矿物和蒸发盐主要出露于火星南部古老的高地.虽然火星北部低地可能曾经存在古海洋,但其表面覆盖了一层无光谱吸收特征物质,轨道红外高光谱遥感未能探测到液态水活动的物质成分证据.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祝融号”火星车着陆于北部低地推测的古海岸带区域,开展了高空间分辨的巡视探测,以揭示该地区的地质和环境演化.火星经常性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不仅覆盖了火星地表,也覆盖到火星车上的光谱定标板;此外,“祝融号”短波红外光谱数据还受温度变化、大气二氧化碳吸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祝融号”所获取的原位短波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重新校准,最大程度地解决了上述因素的影响.校准后的光谱数据显示着陆区的反射率落在火星土壤的正常值范围,同时确认一些重要吸收峰的存在.根据标校后短波红外光谱的吸收特征识别出着陆区存在多水硫酸盐、石膏、含水硅酸盐等组分,其中硫酸盐含量低于27~39wt.%.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了“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曾有过液态水活动,为地下水或古海岸线假说提供了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320.
由于海洋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不断衰退,人工增殖放流已成为修复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安全有效的放流方式对增殖放流实践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行为学方法,对体长(4.5±0.5)cm,体重(3.5±0.5)g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在实验室水槽的行为特性进行观察,分别记录了在无礁(对照组)和有礁条件下,保护装置、滑道和直接放流三种方式对许氏平鲉分布模式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保护装置放流方式下许氏平鲉在放流有效区的数量显著多于滑道和直接放流两种方式。有人工鱼礁时,许氏平鲉幼鱼在放流有效区的分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保护装置放流方式对许氏平鲉的应激性最小,结合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能够有效地提高增殖放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