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208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502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1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附近的无风带,为热带常绿森林所覆盖。平均气温约为27℃,年变化不太大,不象日本那样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年总降水量一般为2000—3000mm,有的地方超过4000mm。在冬季,东北季风时期的12、1、2月雨量较多;在夏季,西南季风的6、7、8月雨量较少。  相似文献   
82.
1986年8月12日18时45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M_S=5.4级地震。微观震中为北纬27°25′00″,东经101°25′41″;宏观震中在盐源县城西约8千米的梅雨乡虾耙沟一带。宏、微观震中相距1.8千米。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南73°东,倾向北北东,倾角75°。震中区烈度为Ⅶ度,面积约19平方千米,长轴方向南东东-北西西,长短轴  相似文献   
83.
根据《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建筑物分类,结合这次盐源地震的破坏情况,对震区建筑物作了统一的分类,并对各类建筑物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一、震区建筑物分类本区地处川滇藏接壤的高原山区和彝族聚居之乡,新旧各式房屋种类繁多,施工质量和地基条件也各不相同,给房屋分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仅作如下的大致划分:  相似文献   
84.
东海陆架盆地岩石密度与磁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东海陆架盆地20口钻井160块岩心标本物测定和17口钻井密度测井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统计,给出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岩石密度和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85.
对致洪暴雨,1991年江淮大水灾时的暴雨洪水,干旱及旱区突发性暴雨洪流进行了重点研究。同时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水量平衡与水汽输送,水文气象信息传输的联通与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6.
华南滨海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南滨海断裂带是南海北部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其地震危险性的确定将为地震几地震工程提供地质背景依据,应用二维有限元分析和正交设计法反演南海北部及其今近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探讨可能发震的危险地段。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裂带的某些地段,尤其是滨海断裂带被NW向断裂切割的部位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南海北部地区最主要的地震威胁来自巴士系断裂带和珠江口盆地南缘的NWW向断裂带,对华南滨海断理解带潜在的地震危险性不宜  相似文献   
87.
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在太平洋已进入了正规的观测海底电磁的时代,在海洋岩石圈之下存在着高电导率层这一事实深深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8.
人工降雨条件下土柱入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雨水入渗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实质是地面将雨水进行分配,一部份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分和地下水贮量,另一部份未渗入地下的雨水以坡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道流出。因此它不仅对水资源管理、农作物生长及水土保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暴雨径流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地面径流量的大小,是径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虽  相似文献   
89.
关于5月2日震惊整个加利福尼亚料林加的里氏6.5级地震造成的恶果,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研究,以了解这次几乎使每个人都感到惊奇的地震事件、地震的强度和详细情况。震中位于地下约6英里深处,始震发生以后,科学家们考察了这一地区以找寻地表及地下破裂变形的线索,期望这种结果是沿一条相当大的走  相似文献   
90.
在加利横尼亚州门洛帕克的美国地质调查局报道,位于加利福尼亚东部马默思莱克斯城附近的龙谷地区,许多强烈的小池震群已经从最多几乎每天1000次(SN:6/12/82,P.390;1/16/83,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