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387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379篇
地质学   774篇
海洋学   228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6年   3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文章分析宁波港口经济圈通道建设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对外辐射能力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对宁波-舟山港的区位优势、港口功能、集装箱运输和集疏运体系等方面的现状进行阐述,明确目前港口发展存在集疏运结构有待调整、海铁联运通道布局有待优化和联运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铁路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运输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以期推进宁波港口经济圈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992.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异常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前震情跟踪过程中的显著异常,认为云南境内M≥6.5地震的长时间平静、M≥6地震的丛集活动以及M≥3地震月频次高值是震前云南地区地震活动异常的显著特征;滇东北地区M≥5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2008年后3、4级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及2014年以来滇东北地区的高水位异常是判定滇东北地区存在M≥6地震的主要依据。在多个地震同时孕育的过程中,对判定哪个危险区先发震是困难的,但每次地震都有新的前兆异常出现,为成组地震连发过程中,新地震的识别提供了依据。云南地区3级地震月频次异常和前兆突变异常增多是鲁甸MS6.5地震短期阶段最显著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993.
细砂层埋深对堤基管涌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土层结构的堤基,其管涌发生和发展的情形不同。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双层堤基的情况。事实上,含夹砂层堤基中,位于砂砾石层内的细砂层会对堤基管涌的发生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这些影响随细砂层在砂砾石层中的位置不同而不尽相同。利用室内砂槽试验,模拟当细砂层位于砂砾石层内部不同深度时含夹砂层堤基管涌的发展过程,研究细砂层埋深对 堤基管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砂层埋深存在一个临界深度,当细砂层埋深较浅时,堤基的临界水力梯度较小,易于发生管涌,且管涌发生以后,堤基被侵蚀的速率较大,出砂较多;堤基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随着细砂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当细砂层埋深大于临界埋深时,堤基的临界水力梯度基本不变,同时堤基抵抗管涌破坏的能力较强,其破坏形式与双层堤基 相类似。  相似文献   
994.
Q2、Q3黄土深堑中高填方地基变形规律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尺寸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联合制作模型,针对Q2、Q3黄土深堑中超高填方地基在天然含水率及饱和状态时的沉降变形规律开展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系统模拟了超高黄土填方地基在施工期及工后期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此类高填方地基的施工期沉降变形是总变形量主要组成部分;地基填筑完毕后表面沉槽轮廓清晰,填筑过程中沉降速率随施工填方高度增加而增大,沉降变形中部大、两侧小,且填方体与原地基结合部位的变形缓坡较陡坡一侧小;天然状态下的地基整体沉降变形较小,差异变形量较大,饱和状态下的地基沉降变形增大,差异变形量较小,稳定性较差,差异变形使得原地基与填方体极易发生错动开裂。根据模型试验的分析规律,建议此类地基施工过程中宜对填方体与原地基接触带进行处理,以改善填方体约束条件,同时,填筑完工前可预留一定高度,待前期变形基本完成后,再施工至设计标高,以防止过大差异变形导致的工后开裂。  相似文献   
995.
付晓东  盛谦  张勇慧 《岩土力学》2015,36(7):2057-2062
定量研究了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中的黏性阻尼与数值阻尼。首先,基于Newmark直接积分法,推导了块体系统的运动方程。其次,通过动力学中的黏性阻尼理论建立了DDA中动力系数、时间步长与黏性阻尼比的关系式,探讨了DDA中的常加速度积分方案的数值阻尼分区及阻尼比计算方法,进而得到两种阻尼共同作用时的阻尼比表达式,并分析了频域内阻尼比的分布情况。最后,以谐振激励下的块体振动为例,通过对比不同阻尼作用下块体位移的DDA计算值与理论解,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阻尼比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黏性阻尼对低频的衰减作用明显,数值阻尼则可以很快地消除高频干扰,而二者共同作用下可降低阻尼的频率相关性。该研究成果为DDA的振动、波动等动力计算的阻尼取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海洋石油开发业蓬勃发展。海上石油设施增多,突发性的海底油气管道破损泄露、油气井井喷、平台或钻井装置倾覆等造成的石油泛滥事故与日俱增,平均每年有10万吨以上的石油溢入海洋中,使得海上石油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威胁着海洋的生态平衡,不仅对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和海水综合利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研究证实,海洋石油泛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其直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7.
随着地基GPS技术日益完善以及GPS在气象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化,地基GPS探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大气水汽探测手段,总结了地基GPS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其误差产生的原因,验证了GPS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RTK测量的特点,指出了RTK存在错误初始化观测稳定性较差,常用的RTK观测质量检验方法存在一定不足,提出了采用方位角来检查RTK的观测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Excel公式方便检验.该方法有效解决了RTK错误初始化检验困难的难题,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免棱镜全站仪的特点,探讨了将免棱镜全站仪应用于电力勘测中的方法,最后,对免棱镜全站仪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从边坡沉降监测实际数据,可以看出若采用基于高边坡垂直特征线下双目标三角高程观测,在选择了有利的观测条件,并进行差分计算后,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弱大气折光带来的误差,相对没有进行动态改正的单向观测(按0.14的经验折光系数进行修正)结果,精度提高比较明显。本方法所需设备条件简单,具有测量方便、精度高和安全实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