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特征与隐蔽油气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的研究,尝试建立勘探中、后期烃源岩研究的流程和工作方法。结合大量的分析资料,建立了本区优质烃源岩的评价标准,该标准可适用于中国的陆相断陷湖盆研究。对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普通烃源岩、优质烃源岩以及有机质富集层三种不同类型的烃源岩生烃时间基本相同,但在排烃方面三者区别较大,普通烃源岩开始排烃最晚,优质烃源岩次之,而有机质富集层则最早进入排烃阶段。本区优质烃源岩的分布与隐蔽油气藏密切相关。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是本区广泛分布优质烃源岩的重点层位,它们与隐蔽油气藏的关系非常密切。优质烃源的分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成功率。对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已经发现的隐蔽油气藏油气源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沾化凹陷,隐蔽油气藏主要以沙三段下部优质烃源岩为主。但罗家油田原油则是以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的碳酸盐岩源岩层所生成的混源油为主。沙四上亚段烃源岩主要形成地层性的隐蔽油气藏,而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均可以形成岩性型油气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坳陷不同位置与其烃源岩和油气运移特点相关的隐蔽油气藏形成模式图。  相似文献   
122.
断陷盆地油气汇聚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汇聚体系是一个不同于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系统的概念,它提出的目的旨在讨论层序格架中油气成藏单元与层序级次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储层的分布和构造断裂等因素,预测油气的汇聚特征。油气汇聚体系由储集系统和油气输导系统构成,储集系统可以分为(1)高连通、大型毯状;(2)中连通、中型毯状;(3)低连通、小容量3种类型;油气输导系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两种类型。油气汇聚体系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种类型,每种类型所对应的储集系统和油气榆导系统各不相同。该概念的提出,为研究层序格架中各种规模的油气汇聚体系与层序格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3.
根据天然气组分以及碳同位素和轻烃特征等资料,运用天然气成因理论并结合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图版和成藏条件,探讨了潍北凹陷孔店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天然气CH4体积分数大,重烃体积分数小,非烃组分极少;南部斜坡带的疃4井天然气属生物气;灶户鼻状构造带南部产出的天然气为混有生物气的油型伴生气;灶户鼻状构造带中部地区属典型的油型伴生气;北部洼陷区的东部和南缘产出的天然气具有煤型气,并有油型气混入;以昌1井为代表的北部深洼陷区是煤型气发育的有利地区。总之,潍北凹陷天然气可以划分为生物气、混有生物气的油型伴生气、典型的油型伴生气、混有油型气的煤型气、典型的煤型气等5种成因类型;孔店组天然气类型多样、分布复杂,这些与该区的烃源岩类型、成熟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4.
分析了现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机审盲区,根据气象要素变化的客观规律、现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范和观测记录业务规定,总结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的常见审核盲区及人工审核的重点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5.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成岩耗水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岩作用过程中会发生流体浓缩现象,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岩石薄片、测试分析及地质统计资料,在成岩矿物蚀变耗水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对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成岩耗水进行了整体评价。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成岩过程中普遍发生了耗水作用,耗水反应主要为长石高岭石化,砂体总耗水量平均为383亿t。纵向上,砂岩的长石转化率和耗水量明显存在浅部和深部2个高峰区段,即1200~2000 m和2000~3500 m。平面上,东营凹陷不同区带砂岩耗水量有差异,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的浅部区段长石转化率和单位体积耗水量大,洼陷带的长石转化率和单位体积耗水量则以深部区段为主,由于深部区段砂体体积大,造成深部区段尤其是洼陷带砂体耗水量大。  相似文献   
126.
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裘善文 《地理科学》1989,9(4):317-328
  相似文献   
127.
自动站资料传输自动监控短信报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软件不间断监控数据文件传输情况,通过串口与计算机相连的GSM设备将监控信息即时发送到手机,或以计算机声控报警,以在资料传输不正常的情况下,起到提醒与报警功能。系统具有与手机短信互动功能,可通过手机短信指令远程无线控制软件运行。  相似文献   
128.
成岩过程中的“耗水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善文 《沉积学报》2007,25(5):701-707
受济阳坳陷古近系中深部储层出现异常低压的启示,讨论了成岩过程中主要矿物蚀变的“耗水”问题,并从理论上计算了这种蚀变的耗水量。初步研究表明,成岩过程中矿物蚀变的“耗水作用”可使地层水大量减少,在没有外部流体补充的情况下,相应地层必然呈低压状态,并与围岩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易于烃类进入成藏。  相似文献   
129.
丁善文  贾汉奎  王德众  赵勇 《山东气象》2006,26(3):49-49,51
主要介绍了基于FTP文件传输方式,实现对各类气象电报自动编辑与传输软件的功能和使用,系统具有通用性好、传输快捷、稳定、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0.
介绍了泰安市气象测报业务质量考核管理系统的特点和主要功能,实现了市县两级对地面测报、农业气象等基础业务质量的统计、查询及质量数据和错情档案的数据库管理和报表输出,通过气象业务通信网,可实现相关数据的网络传输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