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91.
192.
193.
三维极限平衡理论及其在块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岩体与土体失稳的滑稳面形状大多具有三维特征,用二维极限平衡理论难以得到与实际相应的分析结果。通过将滑动块体离散为一系列柱体,对每一条柱体,分析作用于条柱上的作用力和力矩平衡条件,提出块体稳定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滑裂面作形状的假定,运用迭代解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可能滑动块体稳定系数。应用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某电站坝基深层滑动块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4.
本文研究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聊考带两侧50公里范围内地震活动归一化熵值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得出震前熵值变化出现明显低值异常的结论,并根据震后熵值变化特征对该区震情趋势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95.
先存断裂和膏盐岩发育对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库车坳陷东部在褶皱数量、构造样式、构造演化过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表现出明显的构造分段性。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钻井和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各段整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认为:库车坳陷东部可以划分为吐格尔明段和依奇克里克—亚肯段;吐格尔明段构造形态较为简单,整体上为一个背斜,表现为受高角度先存基底断裂控制,新生代构造变形被限制在先存断裂上盘,并具有后展式的特点,背斜高点向北迁移;依奇克里克—亚肯段表现出多排背斜、后缘基底卷入与前缘薄皮滑脱、分层变形和前展式的特点,表明其构造变形受先存断裂和吉迪克组膏盐岩共同控制。先存断裂与膏盐岩发育特征是影响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变形时空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6.
应用贵州现有自记降水、自动降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1954—2017年国家气象站累年最大小时雨强、年最大小时雨强的时空分布特征,1968—2017年50年年最大小时雨强变化。结果表明,贵州年最大小时雨强分布于13.6~117.4mm·h~(-1)之间,累年最大小时雨强在53.0~117.4mm·h~(-1)之间。贵州西南部、中西部、东北部,东南部都出现了小时最大雨强100mm·h~(-1)以上的区域,西南部为小时雨强最强区域。贵州强降雨3—11月均有发生,集中出现在5—8月,6月强降雨最多,贵州强降雨具有明显的夜发性特征,出现时间集中于午夜前后2h左右,前半夜多于后半夜,午间时间是出现最少时段。贵州小时雨强增大与减小趋势都不明显,在东南面、南部、西部有弱增大趋势,东北和西北面呈弱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97.
多数地质学者曾经提出,亚洲大陆东缘地区中生代以后的构造运动与包括日本列岛在内的活动密切相关.最近矢野孝雄的研究又使这一观点得到了发展.他明确提出,自古生代末期峨嵋山运动直至新生代晚期岛弧运动为止的历次活动都互相关联.本文拟以上述论点为依据,对亚洲大陆东缘地区中生代后构造运动之性质与所占历史位置,从大陆地壳形成过程的阶段论来进行研究.当然,类似这样的大问题不容易解决,但是,这对于理解构造运动的某种规律性进而查明运动的机制来讲,研究这一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8.
冰川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了解物质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的循环及其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981年夏天为化学分析曾采集了降水、冰雪以及融水的90个样品。这些样品带至名古屋大学进行了F~-、CI~-、SO_4~(2-)、NO_3~- 和K~ 、Na~ 、Ca~(2 )、Ms~(2 )的测定。划分出五组:新雪、雪盖、冰川冰、污化层以及表面融水。计算出各组每种离子的平均浓度和均方差。给出了各组浓度变化的总趋势。污化层中阴离和阳离子的浓度较其它组高2至7倍。  相似文献   
199.
3号冰川从积累区到消融区坡度很陡,是一条复合型冰斗冰川。可谓之乌鲁木齐河源冰川的一个典型。 1981年夏季期间对冰舌区冰川结构特征、冰川末端和前缘冰碛垅的产生及性质、一定时期的物质平衡、新冰期时形成的终碛垅的形态等进行了观测。绘制出了冰舌区和终碛垅的详细地形图,并研究了岩屑聚积的污化带的详细结构。 对含有污化层的冰川冰进行了氧同位素含量和化学成分的分析。以这些结果为基础,可以推测污化带为一种剪切面,所含的岩屑系压力融化-再冻结过程中冰下冰碛所携带。  相似文献   
200.
3号冰川消融区下部有4个主要的剪切面,这些剪切面伴随着5—40厘米厚的富含岩屑冰。在每个富含岩屑冰区域采集了内碛样品以便考察它的特征和来源。 冰内碛巨砾具有极其明显的棱角状,泥沙和粘土的含量低于温冰川磨蚀过程产生的冰碛的泥沙和粘土含量。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到的石英颗粒表面特征表明: (1)所有颗粒都具有典型的“冰川作用”特征。 (2)5—20%的颗粒显示出在“冰川作用”特征之上附加有二氧化硅溶解沉淀物特征。 (3)水下机械作用的标志如撞击痕和磨圆现象很少观察到。(1)意味着石英颗粒是机械研磨或挤压作用的产物;(2)和(3)意味着某些颗粒在被挤压后曾在水中停留过,但颗粒并没有在湍流水流中被搬运。 这些结果暗示3号冰川内碛主要是由冰川底部挤压或拔蚀作用所产生,而不是磨蚀作用的产物。在内碛产生的冰川底部,温度一直或以前保持在融点,但水量小于温冰川底部的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