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1.
本文根据广义迦辽金法原理,提出了在规则波作用下计算系泊浮体运动响应的能量法,系泊系统是非线性的,波浪则采用线性化势波理论,流体是无粘性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两者符合。  相似文献   
212.
对并联式后弯管波力发电浮体模型的波能转换性能和锚泊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联式后弯管浮体模型的最佳响应周期基本不变,各单元浮体性能略有差异,位于中间的单元浮体性能略低于两侧的浮体,波能转换性能随浮体数量增加而下降,多点系泊使并联式后弯管装置效率提高。并联式后弯管波力发电装置采用标准化单元设计,灵活组成不同装机容量的装置,将大大降低锚泊系统、海底电缆系统的费用。  相似文献   
213.
关于北京市基础测绘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国内外基础测绘及相关领域发展现状、北京市基础测绘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按需测绘、按需服务"的较为理想的模式,依据以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测绘的总体要求,初步提出了北京市基础测绘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14.
本文从时间序列的原理出发,详细论述了时间序列的建模步骤,针对时间序列预测精度随预测步数的增加而减小的不足,对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动态时间序列模型,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最后结合某电厂冷却塔沉降观测数据进行预报,预报结果表明动态时间序列模型能保持较高的预报精度,能较好的描述建筑物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215.
利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北京地区(39.2°N~41.2°N,115.2°E~117.6°E)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6463个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76个高质量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分布。定位结果均方根走时残差显著降低,震源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明显提高,地震活动的成丛性与活动断层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根据重定位结果探讨了小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及深浅构造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夏垫断裂小震活动强烈,重定位后震中分布明显向断裂靠拢,呈现沿断裂走向延伸的NE向线状分布。结合人工剖面探测结果推测,该区域深度剖面上小震集中带10km深度附近较宽的丛集区主要是浅部铲形断裂活动所致,14~22km深度附近相对较窄近直立的小震丛集为深部断裂活动产生。怀—涿次级盆地北缘断裂现今小震活动活跃,该区域小震深度剖面揭示该断裂为倾向南东、上陡下缓的铲形断层。结合人工剖面探测结果,分析认为该区域深浅断裂共存和非均匀的地壳结构为中强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平原区内部小震分布与第四纪断陷盆地和地层厚度分布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研究区域内部昌平—海淀小震集中区、顺义小震集中区、夏垫小震丛集区和廊坊小震丛集区分别位于马池口—沙河断陷盆地、顺义断陷盆地、大厂断陷盆地和固安—廊坊—永清断陷盆地。根据小震空间密集成带分布特征来推测未知断裂,推测怀柔南部山区小震集中区下方存在隐伏断层,宝坻至夏垫断裂段之间NW向的小震集中分布区下方存在一条走向NW或者NWW的隐伏断层。  相似文献   
216.
基于自然地理分区的1990-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以来,在全球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到国家尺度上的粮食供销格局,也影响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生产的受灾风险,甚至区域生态安全。以往的研究大多在南北地区、三大地带、八大粮食产区等分区基础上考察这一变化,难以充分反映这一变化的自然地理特点。利用1990-2010年县域粮食产量数据和粮食生产集中度指标,通过考察不同雨量带、温度带和地貌类型区集中度指数的变化来揭示格局变化的自然地理特点。研究发现:1990-2010年间,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由于增长幅度不同,中国粮食生产中心由800 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由亚热带向中温带和暖温带转移,并逐渐向平原地区集中。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不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但却有利于发展机械耕作,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格局变化,中国粮食生产应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217.
山东平度刘戈庄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戈庄石墨矿为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徐村段含石墨变质岩系地层中的沉积变质型矿床,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透辉变粒岩、石墨透闪透灰岩,变质相达麻粒岩相,经历多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该文采用最新成矿理论,对典型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刘戈庄石墨矿矿床成矿模式,对利用该模式进行石墨矿成矿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8.
秦岭造山带结构与演化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详细论述了北秦岭与商丹带、南秦岭、勉略带和太白-佛坪-汉南带的组成、结构特征;重新划分和阐述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单位及其发展演化。提出秦岭是由五类岩石地层地质体按非线性、混沌动力学的关系组合在一起并拼贴、镶嵌、叠置、堆垛而成的综合构造体,是南北与东西共存的构造格局。其经历了太古宙-古元古代陆核或古陆块增生或拼贴的发展阶段,中-新元古代板块构造体制发展阶段,震旦纪-三叠纪板内海相沉积盆地与造山带转换的发展阶段.印支期以来陆相沉积盆地和造山带转换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或抽拉构造)体制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19.
云母类矿物的活化释钾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德强  王辅亚 《地球化学》1999,28(5):505-512
通过对3个典型二八面体型的云母类矿物,即白云母,绢云母和伊利石的活化释钾试验,发现云母类矿物热自理产物酸化后钾能大量释放;探讨了云母类矿物的活化释钾性能。虽然白云母释钾的活化条件相对较高压有利于晶包有机质释放但其释钾量明显大于绢云母和伊利石。  相似文献   
220.
系统整理的历史实测海流和温盐资料显示出青岛─石岛近海水域全年都存在着中尺度反气旋式涡旋运动.利用二维数值模式,首次模拟出该涡旋的存在,并对这一涡旋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吻合良好.数值计算表明:在冬季盛行风的作用下,山东半岛南岸出现减水,迫使北上的黄海暖流中的一部分向西北方向延伸,在到达山东半岛近海后向右转向,形成东北向沿岸流,这样,与绕过山东半岛大约沿40~50m等深线南下的黄海沿岸流作用,在青岛─石岛近海形成一个中尺度反气旋涡旋.夏季由于偏南风的作用,致使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浅水区域海水都向东北方向流动,与沿黄海冷水团锋面南下的黄海沿岸流相作用,由于流速切变也形成了上述涡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