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将全球海洋海表温度异常 (SSTA) 分解为年代际、年际变化两部分, 用方差分析法给出年代际变化分量显著的洋区及其季节变化, 用奇异值分解 (SVD) 方法分析了它与中国冬温 (冬季平均气温)、夏雨 (夏季总降水量) 年代际异常分量的同期和时滞相关联系的时空结构。结果表明, 无论冬、夏, SSTA的方差构成中, 年代际变化分量方差均较年际变化分量显著; SSTA年代际分量正异常时, 中国 (以北方和东部为主) 易出现一致的冬温正异常, 长江流域、华南夏雨易出现正异常, 而华北夏雨易出现负异常;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02.
南鄱阳坳陷乐探1井原油树皮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鄱阳坳陷二甲村凹陷乐探1井在上白垩统周家店组发现油气显示。其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新疆非树皮煤成因的煤成油对比表明,它既具有煤成油的一般特征(如原油物性、族组分、姥植比、碳同位素特征),又有树皮煤的特殊性(如轻烃甲基环己烷指标、规则甾烷和萜烷的组成特征等),由此认为该井原油主要是由树皮煤形成的煤成油,它与本区广泛分布的海相二叠系龙潭组树皮煤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03.
从油气公司的角度阐述了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面临的形势,指出未来陆上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主要有五大领域: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青藏高原、中小型盆地和非常规油气.这几个勘探领域都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具有多个战略目标及较好的勘探前景.建议战略选区项目工作要遵循四大原则: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504.
辽西热河群上亚群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热河群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它的时代归属问题,是我国中生代地层长期争论的焦点。作者从热河群上亚群三个岩组发现了丰富而保存完好的孢子花粉。本文建立了上亚群三个孢粉组合序列,从老至新为:九佛堂组是以Concavissimisporites-Heliosporites-Aeq-uitriradite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沙海组是以Cicatricosisporites-Pilos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阜新组以Appenidicisp  相似文献   
505.
萨克马尔谱系弓笔石的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ickards等人曾将早志留世晚期至中志留世早期以笔石体始部紧密环绕为特征的那些弓笔石所组成的谱系称为萨克马尔谱系。作者在该谱系演化趋向的研究中,注意到这个谱系中的弓笔石有清晰的几何线条,且与数学上的对数螺线非常相近。将度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相关系数显著。随后对该谱系的各个弓笔石一一进行数学模拟,结果是各个不同种的弓笔石,均可求得与其主枝形态相应的对数螺线。这样,就使弓笔石  相似文献   
506.
Helmert很早前提出的方差估值理论,近年来已被用于平差中确定观测值的正确权(如〔1〕、〔3〕、〔4〕等)。本文给出形式较简且收敛较快的严密公式,列举了应用实例,可资验证。  相似文献   
507.
最近几年,前兆性震群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Omar J.Perez等(1980年)注意到:1976年1至4月间,阿拉斯加州圣·爱利斯地区突然发生M_b>4.2级地震,到1979年2月28日就在当地发生了7(1/4)级地震.由此他们认为,突发性地震活动可能是大地震发生前的一种征兆.许绍燮等(1981年)的论文提出,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的小震群系列具有震源位置集中、频次急速增长、震源机制稳定等特点.朱传镇等(1981年)认为,唐山地震前一年左右,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增强与大面积上形变速率增大是符合的.苏联Ю·М·捷依捷里乌巴姆等人得出,主震前一年半或更短时间内出现小震群这种标志是比较稳定的,约占77%.王培德等(1981年)认为,在小震活动频度不高的地区出现的震群可能是强震或中强震的前兆.上述工作使前兆性震群的研究前进了一步.但还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  相似文献   
508.
根据1700—1899年101个地震时人员伤亡事例,论述了地震震级下限,历史地震活动性,地震信息的丰富性及地震周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9.
1981年6月11日和7月28日在伊朗的克尔曼省克尔曼市先后发生了两次同样强度的强烈地震,共死亡4,500人,是1981年世界上造成最严重损失的地震。现根据有关资料将这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灾情概况及地震成因看法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510.
1981年7月国际地球物理和太阳—地球数据中心的 Robert A.Ganse 和 John B.Nelson编辑的、包含地震破坏情况和受害者数目在内的、公元前2000年到1979年的重要地震目录公开出版。(注:公元前2000年的地震是苏联土库曼阿什哈巴德附近的一次强地震,它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