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7年1月初河北省连续大雾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发生在2007年元旦期间河北省大部地区的连续大雾天气从高低空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及气象要素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次大雾天气发生在500hPa中纬度平直偏西气流、中低层西北气流或弱高压环流以及地面高压前部弱气压场控制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大雾前期出现了明显降雪,雪后融化使近地面层湿度迅速增加;大雾期间,夜间辐射明显,近地层大气有逆温层结建立。水汽聚集在近地层通过地面蒸发和辐射冷却而达到饱和。充足的水汽和近地面明显的水汽饱和是河北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大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这次大雾天气过程近地面层呈弱稳定状态,中高层为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2.
沾化凹陷东北部地区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沾化凹陷东北部地区地层水的矿化度、水化学类型和化学系数变化特征,讨论了影响地层水化学性质的因素及地层水成因。研究表明,地层水矿化度随深度减小,化学系数随深度增大;沙河街组以低矿化度NaHCO3型地层水为主,东营组和馆陶组以较高矿化度CaCl2型地层水为主。低矿化度NaHCO3型地层水是长石高岭土化作用的结果,高矿化度CaCl2型地层水成因是斜长石的钠长石化。  相似文献   
43.
扬子地区典型剖面二叠系不同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扬子地区2个典型剖面即四川广元上寺剖面和贵州罗甸纳水剖面二叠系系统采样,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对华南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不同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Co、Ba、V、Rb等具有指相意义的元素,在越靠近深水环境,Co、Ba、V、Rb平均丰度越高,而w(Sr)/w(Ba)值从开阔台地相到盆地相整体有降低趋势。贵州罗甸纳水剖面为斜坡沉积背景的典型剖面,从台地前斜坡相→陆棚相→斜坡相→盆地相,w(ΣREE)值逐渐增大,且各相带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存在明显的Ce异常。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浅海陆棚相下部和盆地相地层中平均残余有机碳丰度大于1.5%,说明这2个沉积相带可能为该地区优质烃源岩发育相带,该剖面二叠系显示从开阔台地相到盆地相具有有机质逐渐富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4.
超压释放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意义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从增压作用和减压作用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超压释放的定义-超压趋向于静水压力降低的作用,根据超压释放的结果,超压释放可分为不完全释压和完全释压,依突破压力封闭的动力,超压释放可分为主动释压和被动释压。有两类不同的成因的超压释放通道,分别是自振通道和它拓普通,超压释放的主要机制有断裂活动,水力压裂,底辟作用,渗透性岩层输导作用,渗透作用,剥蚀作用和人为作用。超压释放提供了油气运移的现实动力,开拓了油气运移的通道,促进了生烃作用,有利于超压系统内的油气成藏,影响油气的分布。超压释放分析为探讨超压与油气的运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Salinity variation of formation water and diagenesis reaction in abnormal pressure environments@解习农 @焦赳赳 @李思田 @成建梅~~~~  相似文献   
46.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基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随层序、体系域的变化规律。以大民屯凹陷为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4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预测未钻井或未取心地区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性质;(2)通过细化烃源岩评价单元,提高资源量计算中烃源岩体积估算和有机质性质评价的精度;(3)为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提供“油气源”和“资源量”的要素;(4)可以作为盆地沉积充填分析的线索,并对已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检验和校正。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对中国东部老油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勘探程度低、钻井少、源岩取心少的西部含油气盆地中的烃源岩评价工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7.
渤中25-1地区油气运移的输导通道及其示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25-1地区是渤中坳陷重要的含油气区,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史,输导通道一直是该地区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关键.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理清研究区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及其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油气运移的输导通道并对其进行了示踪分析,进而总结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基底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输导通道,原油性质及地层水化学特征证实了断层的输导作用.上新统明化镇组和渐新统沙河街组渗透性储层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沙河街组油藏具有自源压控侧向运移成藏的特点,明化镇组油藏具有它源断控垂向运移成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8.
49.
断陷盆地构造作用与层序样式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解习农  任建业 《地质论评》1996,42(3):239-244
我国东部大多数中新生代含煤和含油气盆地是陆相断陷盆地,其层序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幕式构造作用。笔者通过典型断陷盆地层序层的研究,根据构造沉降及其可容空间变化特点,提出了拉张型,挤压型,走滑-伸展型和热沉降型四种层序样式,并总结了各种层序中体系域构成特点,概括了多幕裂陷型,断坳转化型和走滑-伸展型三种层序地层格架模式。  相似文献   
50.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异常低压体系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发育异常低压体系,实测的地层压力梯度介于0.005-0.008MPa/m,研究结果表明异常低压体系的形成既与地温梯度的降低有关,又与新生代该区的地层抬升和剥蚀有关。此外,天然气扩散作用对局部异常低压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地区地层压力系统演化经历了从异常高压向异常低压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盆地不同演化时期的水流系统及其油气运聚特征,从而使得十屋断陷具有石油成藏早且主要分布于断陷边缘、天然气成藏晚且主要分布于断陷中央的成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