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01.
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学科地位及重要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了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应着重开展研究的4个方面的重点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2.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海上地震勘探的新型检波器的结构与原理,以及用它构成的拖曳线阵的性能,检波器由一个压电陶瓷圆管和两片压电陶瓷片组成,它有较高的声接收电压灵敏度,较低的加速度灵敏度,一定的抗压能力和较宽的频带,用这种检波器组装了几道等间距拖曳线阵。测试表明,该阵比国外同结构形式的拖曳线阵的声接收电压灵敏度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203.
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了北极海冰1972~1989年的资料,分析了北极海冰的区域特征、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的特征。发现由于北极海冰南侧被殴亚和北美大陆所包围,处于基本封闭状态,只有通过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连和格陵兰海和娜威海与大西洋相连的两个通道,其环境条件与南极海冰绝然不同,因此其特征也明显不同。1、季节变化小。净冰面积冬季是夏季的2倍左右,而南极海有6倍之差。2、海冰寿命较长。以多年冰为主,平均寿命为1.3年。  相似文献   
204.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based on urban active fa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es for city planning and projectconstruction,whil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seismic hazard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A 3-D physical model in conformity with real strata configuration of(mainly)the Quater-nary is a prerequisite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In this paper,we give a detailed account ofthe technical scheme and process for creating a 3-D physical model in Kunming basin.The data used are synthe-sized from seismogeological data,borehole data,topographic data,digital elevation mode(DEM)data,seismicexploration results and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s.Stratigraphic division is based mainly on shear wave velocity,with strata sequenc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The model construction is finally accomplished with ArcGIS andmany relevant programming techniques via layer-by-layer stacking(in depth direction)of the adjacent mediuminterfaces(meshes).Meanwhile,a database of 3-D physical models is set up,which provides model data and pa-rameters for strong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Some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ignificant issues are also addressedin the paper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205.
新获得的两个高精度40Ar/39Ar年龄结果表明, 西藏芒康盆地内拉屋乡组高钾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33.5±0.2 Ma. 元素和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结果表明, 高钾火山岩是在转换压缩引起的陆内俯冲背景下产生的, 其可能源区为EM2型富集地幔端元. 高钾火山岩中的高场强元素Nb和Ta出现明显的负异常, 表明在该火山岩的源区内有陆壳物质的加入. 芒康盆地33.5±0.2 Ma的高钾火山岩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均与青藏东缘发现的两类高钾岩系中的早期高钾岩浆岩具有可比性, 它们可能形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06.
解智强 《地图》2002,(2):67-69
出门旅行,不仅想看到好风景,还想有好导游——地图。怎样才能把众多的风景名胜既准确又形象地表现在地图上呢?  相似文献   
207.
城市内涝问题困扰着很多城市,而河道漫堤是城市内涝灾害的一种重要特征,因此利用城市排水信息数据模拟并预测河道水位对洪灾预防、防灾预案制定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水力模型预测河道水位存在数据需求量大,计算复杂等缺陷,因此不能再短期内取得成效。本文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河道水位预测模型,基于人工网络知识,取用数据较少,精度高,能够很好地模拟暴雨条件下昆明市盘龙江沿岸水位。  相似文献   
208.
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对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收集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8.0级地震中获取的420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初步分析。在这次地震中布设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的50多个台站获得了大于100gal的加速度记录,有46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的断层距小于100km,使中国大陆近断层区域所获得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数量成倍增加。本文依据这批数据,对汶川大地震强震动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此次地震断层附近地区的PGA衰减规律,并利用此规律模拟了断层附近的加速度峰值,绘制了PGA分布图、竖向PGA与水平向PGA比值图;给出了汶川地震断层附近的加速度反应谱、上盘效应、竖向效应、速度大脉冲效应等地震动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依据并供灾区重建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9.
为了解典型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与生态危害程度,通过对我国中部某典型铜矿区四周的土壤进行采样监测,采用改进的Nemerow指数法、Lars Hakanson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及生态危害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随采样深度变化无明显规律,这与矿区经过多年生产建设有关;矿区土壤已遭受Cu、As、Cd污染,矿区各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排序为CdCuAsHgPbCr,矿区东侧土壤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强,南侧、西侧、北侧土壤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度;应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启动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工作,并及时跟踪矿区人体健康状况,为同类矿区污染防治措施及人群健康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0.
近场数字强震仪记录误差分析与零线校正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数字强震仪记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对国家强震动台网入网的5种型号数字强震仪系统作了振动台对比试验,分析了该系统加速度记录积分后速度和位移时程零线漂移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加速度记录的零线漂移校正方法和校正准则.为了印证零线校正方法的可靠性,对振动台试验中强震仪记录到的加速度两次积分得出位移时程与试验时记录到的绝对位移进行比较,计算位移和振动台绝对位移完全一致;对2008年5.12汶川8.0级大地震和1999年台湾9.21集集7.6级地震现场加速度记录两次积分后得出永久位移与两次大地震的GPS同震位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地震近场仪器墩会发生倾斜或产生永久位移时加速度记录的零线校正有明显效果,可以给出加速度积分后的速度和位移并符合校正准则.本文方法解决了对大地震近场地面运动的研究停留在对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的研究阶段的困惑,满足了结构抗震对地面永久位移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