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提出了利用VirtuoZo AAT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在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的实验,对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的实际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际应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2.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并辅以DSN的方法来快速提取建筑物信息,从LiDAR点云数据生成的DSM中提取到坡度信息,并根据对象的高度信息来提取到建筑物的大致轮廓,然后分割建筑物轮廓外的对象,依据已分建筑物对象的空间信息、形状信息及光谱信息来优化建筑物轮廓。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到的对象的正确率为97. 9%,完整率为96. 4%。  相似文献   
163.
三维激光扫描仪克服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式,可以方便地对实物进行复制建立立体模型。笔者简单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仪构造及其实现的原理,利用自行购买的激光雷达、相机和电控平台等部件搭建三维激光扫描平台,利用串口通讯实现对激光雷达、相机和电控平台等硬件控制,进一步完成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生成及图像获取,并对生成的点云进行了精度校正,最后基于特征点拼接多幅扫描图像并成功地实现了扫描点云和图像的匹配融合,其中点云精度和图像融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4.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探测手段,能及时有效地获取矿山开发的客观数据。以国产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为数据源,研究了针对性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及流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宜溧非金属矿区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任务;调查工作不仅获取了研究区矿山开发状况及矿山开发占地的客观数据,也为国产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在矿山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65.
利用EC预报场、WRF模式预报和卫星雷达等资料,分析2017年11月24日广西的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结果发现,南支槽和冷空气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过程广西西部、北部水汽条件较好,桂西北液态水含量局部达1.0mm;百色区域从700hPa到300hPa附近整层云系都存在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分析该地区云降水垂直结构,显示该地区作业潜力最适宜。作业部位在云体中部,作业结束后,影响区云系雷达回波显著增强。由多参数区域动态对比分析法,作业后雷达回波和雨量的K值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6.
167.
文章以《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为依据,结合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主要污染物和数模预测影响范围,对海洋环境监测计划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同时提出对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跟踪监测计划应加强管理和指导,为跟踪监测承担单位提供参考,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跟踪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8.
由于季节性的植被动态和水文波动,湿地遥感影像分类常常比较困难。本文采用优化特征空间的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对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东部地区预处理后的GF-2影像进行湿地分类研究,具体分为2步:① 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和对象特征的提取。针对一些学者获取最佳分割尺度时仍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情况,本文通过改进全局最优分割方法来获得最佳分割尺度。② 在最优分割的基础上,基于特征重要性对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特征空间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佳的随机森林分类结果,并与相同条件下(同数据、同分割尺度、同训练样本,同特征空间)的K-NN、SVM、CART 3种算法以及未优化特征空间的RF算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优化特征空间的RF算法的分类结果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038%和0.9177,而K-NN、SVM和CART 3种分类算法的分类结果的总精度分别为83.357%、78.068%、77.136%,未优化特征空间的RF算法分类结果总精度为90.937%。相较于K-NN、SVM、CART 3种分类算法,RF算法在GF-2湿地影像数据中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同时优化特征空间的RF算法精度有所提高,在湿地资源管理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9.
开展耕地科学分区对于耕地管理利用、种养结合、耕地集约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CURE、K-medoid、Single link和BIRCH 4种空间聚类算法,以上街镇耕地数据为例,利用SuperMap iObjects. NET8C组件开展耕地空间聚类对比分析研究,并采用轮廓系数,从凝聚度和分离度的角度比较各种耕地聚类算法的合理性,进而得到耕地的最佳空间聚类结果,以期为区域耕地资源科学配置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0.
宁东煤炭基地现有技术存在许多生态问题,如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推广价值低、缺乏监测和评价等。本研究在筛选和整合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建造了14个生态恢复地块。14个区由2组重复试验组成,每组包括6种技术模式和CK(未采取任何措施)处理组成。6种技术模式包括生态袋、生态棒、铁丝石笼、砾石沙障、活体沙障和麦草沙障模式,观测区建设在宁东羊场湾排矸场,选择累积降雨量、降雨强度、径流量、侵蚀量、丰富度、覆盖率、生物量和植被类型这8个关键监测指标进行植被生长观测和数据收集。此外,利用TOPSIS法对6种生态恢复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麦草沙障模式区植被恢复效果最好,覆盖率为45%,丰富度为1.23,地上生物量为0.60 kg m–2,其监测结果分别比对照组高45.16%、43.02%、71.43%。砾石沙障模式的径流和产沙量最小,其总侵蚀量为133.46 g m–2,仅为对照组的26.80%,径流量为863.32 cm3 m–2,比对照组少50.00%。TOPSIS结果显示,6种技术模式从最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