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185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916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44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气象节目播音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缺少了形象上和观众直观交流的有利条件,只有通过声音使听众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展现气象节目独特的魅力.因此,声音能力对播音员来说,尤为重要.播音中的语言表达,是通过嗓音,也就是声音来完成的.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其发音效果也就不同.播音能力的成熟是需要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就仿佛是在寻找我们声音的灵魂.  相似文献   
52.
武汉基准台超导重力仪重力潮汐观测结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采用重力残差信号对武汉基准台超导重力仪的原始观测数据(20秒采样)作预处理,将原始观测信号分解成重力潮汐和残差两部分,在残差信号中消除一些已知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利用ETERNA软件作调和分析,两主波(O1和M2)的重力潮汐参数(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为:O1:1.1788±0.0006,-0.5975°±0.028°;M2:1.1713±0.0002,-0.5873°±0.008°经海潮改正以后,O1和M2波的潮汐参数与Wahr-Dehant潮汐模型值相比,振幅因子的偏差优于0.1%。  相似文献   
53.
一种新的等值线数据压缩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传统的数据压缩方法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压缩算法,该算法理论简单,压缩光滑有效果,通过该法能删除冗余数据,减少数据的存贮量,提高了后读工作的速度和精度,并用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4.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岩石层三维密度结构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的S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和2万多个实测重力点资料,将重力资料进行各种改正并网格化为30′×30′的布格重力异常.首先采用密度差与S波速度差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建立青藏地区岩石层密度的初始模型,再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得到青藏地区岩石层三维密度分布结果.反演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岩石层密度分布不仅在纵向上不均匀,而且在横向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在深度10-70km范围内,高原整体呈低密度特性,在50-70km深度范围内低密度特征更加突出,与周缘地区存在0,1g/cm3的密度差.而在90-110km深度范围内,高原岩石层地幔显示密度高.(2)岩层密度分布与大地构造有明显相关的分区性,显示出青藏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塔里木块体和印度块体.  相似文献   
55.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白银地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及韧性变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的白银地区可划分出四个构造单元(B1、B2、B3和B4):B1属于中宫变质地块,B2为古祁洋在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杂岩,B3属于加里东期的古火山岛弧B4为弧后残余海盆。本区存在两期韧性变形,和线期韧性变形以形成近垂直于造山带的NE-SW向拉伸线理为特征,剪切标志显示其主要为一系列从N-S的逆冲叠覆构造2,与古祁连洋向北的俯冲作用有关,第二期韧性变形形成四条韧性平移剪切带(SZ1、S  相似文献   
56.
57.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将造山带一分为二。其大规模韧性剪切应变的揭示是基于沿断裂带花岗糜棱岩的发现。运用微观与宏观构造相结合研究方法,详细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变形温度、变形期次、运动学特点及大规模平移作用对造山带构造格架的改造。该断裂带是一条自中新世以来具多期活动、由韧性应变向脆性应变转化的大型左行高温平移型韧性剪切带,平移总距80-100km。大型折多山花岗岩体是断裂带左行韧性平移的同构造产物  相似文献   
58.
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从挤压到伸展造山机制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古生代早期,北祁连造山带发生强烈的挤压变形作用,形成加里东期的俯冲-增生杂岩、高压变质岩,并使造山带岩石圈地壳加厚缩短。志留纪末期,加厚的造山带岩石圈由于垮塌作用及根部的拆沉作用,使造山带从挤压造山机制转换为伸展造山机制,并进入后造山伸展作用阶段,增厚的岩石圈开始减薄,发生不同层次的伸展作用,同时伴随花岗岩及An∈变质岩的穹隆以及泥盆纪磨拉石盆地上叠盆地(C-T)的形成。石炭纪末,北祁连造山带岩石圈地壳已基本减薄到正常厚度。而现今的北祁连造山带的缩短和抬升则为喜马拉雅期再造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9.
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吕庆田  许志琴 《地质论评》1997,43(4):337-346
本文据青藏高原天然地震震源参数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资料,讨论了高原岩圈不同圈层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60.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中花岗质岩浆作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祁连南缘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年龄为 4 6 6~ 4 95 Ma)上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 (达肯大坂片麻岩 )中存在三类花岗岩组合 : 类 :石英二长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 类 :二长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含白云母花岗岩 -正长花岗岩 , 类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类岩石组合中的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为 4 73Ma, 类岩石组合中的正长花岗岩锆石 SHRIMP年龄为 4 4 6 Ma, 类岩石组合中的二长花岗岩锆石 SHRIMP年龄为 397Ma。从三类花岗岩组合的组成矿物来看 , 类和 类的矿物组合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碱性长石、黑云母 , 类的矿物组合为钾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 ;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看 , 类和 类花岗岩为 型花岗岩 ,岩石的 Si O2 =6 1%~ 6 9% ,Na2 O/ K2 O>1,ANK<1,δEu=0 .7~ 1.0 ; 类花岗岩为 S型花岗岩 ,岩石的 Si O2 =70 %~ 76 % ,Na2 O/ K2 O<1,ANK>1,δEu=0 .1~ 0 .3;从构造环境上看 , 类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或活动大陆边缘 , 类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 , 类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结合区域地质特征 ,我们认为 ,早奥陶世 ,南祁连洋板块向北俯冲于祁连陆块之下 ,规模不大的南祁连洋很快闭合 ,但俯冲下去的大洋板块仍拖动柴达木陆块继续俯冲 ,俯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