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3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У?????????????????????????????????????????????????????????????????????????????????????GPS??InSAR?????????????е??????÷?????????????????????????????????Ч????????????????????????????  相似文献   
22.
柳旭峰  许才军 《地震学报》2013,35(2):151-159
视震源时间函数的提取是研究震源参数的重要途径. 本文提出了利用改进的粒子群(PSO)算法反演视震源时间函数的方法, 以水平线方法得到的结果作为PSO算法的初值, 并对PSO算法的惯性因子和学习因子进行改进, 提高计算效率. 采用改进的PSO算法对模拟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 并与映射Landweber反褶积(PLD)方法和遗传算法(GA)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相对于PLD方法, 改进的PSO算法反演结果与真实结果误差更小; 相对于遗传算法, 改进的PSO算法计算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最后, 利用改进的算法对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MW7.6地震的P波视震源时间函数进行了提取, 结果表明此次地震P波视震源时间函数在25 s之内, 震源沿西北向破裂. 该结果与张勇等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3.
利用GPS复测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旋转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GAMIT和GPSADJ软件对华北地区GPS监测网和首都圈GPS监测网在1992、、1995、1996年观测对3期GPS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估算了华北地区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以此反演块体旋转运动参数,讨论了华北地块旋转运动情况,并与地质、古地磁结果作了比较,最后初步分析华北地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24.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1999年7月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第22届IUGG大会反映出来的大地测量的最新进展情况。全文共分4个部分:卫星定位技术的新进展,地球重力场的研究进展,地球动力学的新进展及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新进展。对其中若干领域,还提出我国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迈入新千年的大地测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6.
?????????12??GPS???????????????????????????GPS???????????????????????????????????GPS?????????????б???????????????3mm?????????????????????????仯?????????????????????????  相似文献   
27.
川滇地区地壳应变场的GPS与地震矩张量联合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川滇地区1903~2003年间的84个地震矩张量和1998~2004年间214个GPs站速度观测值.采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确定联合反演中地震矩张量与GPS站速度值之间的权比例因子,计算分析了川滇地区的地壳应变场.结果表明:①采用方差分量估计确定联合反演中权比例因子的方法,得到的GPs站速度观测值的权比例因子为0.833,较地震矩张量的权比例因子0.167大,充分体现出分布相对合理的高精度GPS观测值在反演中的重要性;②川滇地区的应变场大致表现出如下的特征:主应变方向在30°N以北的区域为东西向;30°N以南、100°E以西的区域为北东向;30°N以南、100°E以东的区域为北西向.  相似文献   
28.
本文简单评述了地球构造运动的几种动力机制学说,着重探讨了青藏高原形成的力源问题,提出了以岩石圈运动力为主的高原隆升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29.
利用带大气估计模型的时序InSAR方法对24幅覆盖北京及河北廊坊的Envisat-ASAR影像数据进行了时序分析,获取了该地区2007年4月—2010年9月的地面沉降速率及均方差。发现了以北京朝阳区和通州区交界处为中心和以河北廊坊城区为中心的两个沉降区域,中心区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35mm/a与22mm/a。研究区域形变速率均方差1.5mm/a。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序InSAR技术进行城市地表沉降监测具有较好的精度及稳定性;产生该沉降的可能原因为地下水的开采、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及工业用地量、人为活动的增加。  相似文献   
30.
利用GPS形变资料确定地壳形变的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并结合 GPS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地壳水平应变场的方法 ,并介绍了在获取应变参数基础上求定剪应变和面膨胀的基本公式。结合华北地区实际的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了华北地区的应变场特征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