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67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许红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10):20-21
简要介绍了德国联邦地学研究中心及全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与成果,特别是对“太阳号”在“水合物海脊”和SO177-1航次在中国南海等的科学调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2.
总结分析了地质大调查、国家天然气水合物专项有关我国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成矿地质背景及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反射和资源潜力分布等的特征,指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当前主要任务是在合适的海域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并确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地。  相似文献   
33.
因为取样时未使用保温保压工具,所以通常情况下采集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在被放入液氮罐冷藏之前,必定已经发生了部分分解;具有代表性意义的ODP 204取得的样品85%分解了,且转变成六方晶体冰。因此,分析描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状况、外观和特征十分必要。综述了利用可确定天然气水合物中冰、水合物和其他矿物相对数量以阐明其保存程度的同步加速X光衍射(XRD)技术和可在低至几十纳米分辨率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详细观测的低温扫描电镜技术进行非保真采取水合物样品外观和保存状况研究的概况,包括Ⅰ型结构水合物及孔隙横截面均为六边形和亚微米级孔隙区域到密集孔隙区域特征等成果,指出取心时水合物分解耗热,是吸热反应并导致分解释放水同步冻结;同时气体膨胀和气体脱溶也形成冰;这类样品中天然气水合物周围小区域内温度很低并在局部成冰,水合物实现自我保存,这一特性允许天然气水合物在稳定正常的温压条件以外存在一段时间,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储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数情况下水合物还是分解了。在“水合物海脊”,样品含天然气水合物量仅少数超过15%,极少数达到70%,只有在原位状态为大块状的天然气水合物中,才可以用肉眼观察到高含量的天然气水合物组分。  相似文献   
34.
勘探证实,生物礁-碳酸盐岩是南沙沉积盆地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系,因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际意义.根据来自该区有关三维地震、钻井岩心精细分析的资料,对南沙上第三系曾母盆地路科尼亚(Luconia)及北巴拉望盆地马拉帕亚(Malampaya)生物礁-碳酸盐岩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二者都形成于南海扩张过程中微陆块断裂、碰撞、拼接的构造背景下,由于发育时期及构造部位的差异,演化进程很不相同.路科尼亚台地始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晚中新世期间最为繁盛,演化过程伴有多期进积、退积及台地翼部同沉积断裂导致的阵发性滑塌;台地中最明显的地震反射多与淹没事件有关.马拉帕亚碳酸盐台地发育相对较早,持续时间也较长,始于晚始新世,中中新世末台地发育终止.马拉帕亚碳酸盐台地发育高频米级潮下旋回,常以暴露面为界,而且台地发育明显受同沉积构造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通过回顾苏北盆地50余年油气勘探历程和取得的重大发现,阐述了苏北下扬子区钻井发现中、古生界油气储层系统的特征,指出海相储集岩分为裂缝型储层、白云岩型储层、风化壳储层等类型,对于我国南黄海盆地海域油气储层特别是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储层特征研究及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西沙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正处于早期成岩阶段。通过薄片、扫描电镜、稳定碳、氧同位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对石岛风成碳酸盐岩的早期大气淡水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早期成岩固结主要在大气淡水作用下完成,其中蒸发成岩作用在初始固结中可能起着主要作用;在大气淡水作用影响下,部分碎屑颗粒发生溶蚀和新生变形,新生的微亮晶低镁方解石(5~15 μm)镶边胶结在颗粒及孔隙周围,并成为主要的胶结物;而作为大气渗流带和潜流带典型产物的亮晶胶结物则很少占据主导地位。海水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成岩作用的改造,会造成锶、镁含量的增高,但影响范围仅止于浅表层,而且对δ13C和δ18O值的影响微弱。生物化学作用可能参与了古土壤中灰质壳与根管石的形成,但在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整体成岩上不具意义。大气淡水成岩作用会造成石岛风成碳酸盐岩δ13C和δ18O值的降低,并使碎屑发生新生变形而导致锶、镁的淋溶。成壤风化作用会导致Al、Fe、Mn、Y、Cr元素在古土壤中明显富集,其中Al、Fe、Mn的富集与成壤风化作用有关,而Y、Cr元素则可能源于长期暴露引起的风尘或火山灰的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38.
典型的前陆盆地一般位于造山带和稳定克拉通之间的狭长槽地,而南黄海盆地则主要为华北—扬子地块陆陆碰撞及后期太平洋系构造运动叠加形成的"再生"陆内前陆盆地,因此具有其"特殊性"。虽然南黄海前陆盆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及破坏,但仍然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楔顶、前渊、前隆及隆后各带,故划分了各带分布的位置,认为其楔顶沉积带位于千里岩隆起、前渊带位于北部坳陷东北凹、前隆带位于其乳山凸起、隆后沉积带位于乳山凸起与中部隆起间;并从地震、沉积、构造3方面分析了各带的结构构造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39.
东海陆架盆地形成演化的四阶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东海以新生代为主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作用四分,分别论述了裂谷盆地阶段、断陷盆地阶段、坳陷盆地阶段、披覆-弧后盆地阶段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40.
1998年3月 ,深1150m的气水合物研究井(JNOC/JAPEX/GSC马立克2L -38井)在加拿大西北地区麦肯齐三角洲东北边缘完钻。该项目使北美和日本的研究者一起率先对极地气水合物矿藏进行了研究 ,包括专用加长岩心和相关工程与科学研究。众所周知 ,在许多极地盆地中天然气水合物代表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层 ,可是在马立克2L -38井之前几乎没有人从事油田研究以评价其原始特征。马立克2L -38井项目确立了2个基本目标。日本国家石油公司(JNOC)、日本石油勘探公司(JAPEX)和来自日本的其它参与组织试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