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Lewis酸碱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酸碱软硬度的理论广泛地应用于解释各类化学现象,包括类质同象置换,共生,应用于评价和预测化学反应极为简便和实用。然而,软硬酸碱度原理的理论基础尚在不断地充实之中。本文简要讨论了硫化物矿物的酸碱势标度,用酸碱软硬度理论解释了矿物的类质同象现象,是应用酸碱软硬度理论揭示和完善矿物成矿理论的一种偿试。  相似文献   
12.
某金矿区不同品种蔬菜中重金属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金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生物效应,在研究区(亦称土壤污染区)和对比区采集不同蔬菜样品,分析其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污染区内蔬菜中Hg、Pb、Cd、Cr、As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比区;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蔬菜中Hg、Pb、Cd的超标倍数较大,分别为20.37、6.99、0.90,超标倍数均值顺序为Hg〉Pb〉Cd,As、Cr和Cu不超标;污染区内蔬菜中Hg、As、Cu质量分数均值呈现为叶菜类大于果实类大于块根类,Pb、Cd、Cr表现为叶菜类大于块根类大于果实类;不同品种蔬菜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油麦菜、青菜、萝卜叶、韭菜显著富集Hg、Pb、Cd,受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市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为例,探讨了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意义,结合西安地区水文地质特点,着重对回灌水质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在水污染严重的今天,研究地下水人工补给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出水质改善及保护措施,利用人工补给可以解决水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际分析验证地下水回灌对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黄铁矿为例,测定了不同PH值下黄铁矿的溶解度,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PH值的在很大牙影响着硫化物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5.
含铂尾渣的分解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灼烧-盐酸浸取预分离干扰元素,以盐酸、双氧水加入助溶剂(X-1)分解样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铂。线性范围0~5.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6,加入标准回收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用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变蛋中微量铅 ,提出在HCl-酒石酸 -KI -抗坏血酸体系中 ,用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变蛋中微量铅。在此体系中 ,Pb(ⅠⅠ )于 -0 54V处产生一个非常灵敏的吸附催化波。铅含量在 0 0 2 5~ 3 μg·mL-1 范围内波高与浓度呈良好线型关系 ,相关系数r为 0 9976,检测限为0 0 2 5μg·mL-1 。样品经HNO3 -HClO4消化和分解 ,蒸至近干后 ,再用HCl溶解 ,在HCl-酒石酸 -KI体系中测定 ,回收率为 ( 98± 2 ) %。此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等特点 ,适用于变蛋及其他食品、人发等样品中微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环境地质的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娟  杨军  张骏 《西北地质》2001,34(3):29-34
对柴达木盆地进行开发,首先要对盆地的现状进行了解,本文着重从土地荒漠化,风蚀与风沙淤埋,地下水位上升,下降,土地盐渍化及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实际考察,并对盆地相关点取水样分析,从地质地貌,生态环境,地质环境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对盆地现状作以综合评价,为开发盆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矿物包裹体中液相样品的制备及其成分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实验证明以均二苯卡巴肼为络合剂,以硝酸汞为滴定液测定痕量氯离子结果理想,其结果对研究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泡塑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的铂和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娟 《西北地质》2003,36(1):105-108
用盐酸和双氧水分解含铂矿石,加入助溶剂提高分解效率,在氯化亚锡存在下,用泡塑吸附铂钯,比色法测定铂钯含量,取得良好效果,方法简便易行,适宜于野外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土壤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现场调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了灌区土壤中Hg、Cd、Cr、Pb、As、Cu、Zn等7种元素的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灌区土壤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看,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县所属采样点污染较严重;Hg污染最严重,地质累积指数为1.007~3.117,58%的采样点级别为3级,属中度污染到强污染,38%的采样点级别为2级.属中度污染;Zn污染程度次之,地质累积指数为-0.407~1.644,71%的采样点级别为1级,属无污染到中污染;Cd污染变异程度最大,地质累积指数为-2.705~3.312,70%的采样点级别.级,属无污染,但个别采样点达到了强污染;Cu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535~0.421,Pb为-1.119~-0.144,Cr为-1.005~-0.458,As为-0.562~0.077,除个别点外这些重金属污染级别皆为0级,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