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地质学   9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中国化探走向2000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80年代中国化探的成就与不足之处。目的是更好的对中国化探走向2000年进行战略部署。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成就。已覆盖了400万km2的面积,发现了600余新的矿化产地,其中158个已成为新的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研制了适用于乾旱、半乾旱、高寒山区、卡斯特及黄土覆盖地区的野外工作方法。研制了高效率低检出限的多元素分析系统及质量监控方案。所有这一切使得中国在系统进行地球化学填图工作方面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并带动了中国化探的全面发展。主要的不足之处是从80年代后半叶起,研究工作在指导整个这项计划的作用逐渐削弱,而整个计划逐渐变成纯生产性的例行工作。地球化学填图将成为地学及勘查地球化学新前沿已为国际上许多杰出科学家所承认。中国在填图技术以及信息累积上所占有的优势将给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家在90年代提供激动人心的新机会。简略的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2.
地球化学省是一种范围较大的原生异常,面积可达几乎至几万km ̄2。地球化学省可以看作是地壳的一个块段,在该块段内元素的含量和地壳元大的平均值有显著不同,它反映了地壳原始分异及演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组分的巨大差异。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实例,概述了地球化学省的概念、特征,及其与成矿省的关系、圈定方法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3.
继1985年在大庆附近的青岗地区开展多参数地球化学方法找油之后,于1986年我们又在安达—绥化地区,8000km~2面积上进行了地球化学方法扫面工作,优选出~(214)Bi、Rn、Δe、Sr、Ba等有效指标。在绥化、团山子、宋站—召东一带圈定出化探异常面积达1400km~2。结合地质与物探资料,分别讨论了这些异常特点与基底断裂、剥蚀古隆起边缘、晚侏罗世地层残留厚度梯度的变化部位有对应关系。提出了三个油气远景区,其中宋站—召东化探异常区很可能是南部已知油田向北延伸的有利地段;团山子地区的化探异常与构造非常吻合;绥化凹陷区的异常面积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又提出了在松辽盆地东北隆起带上,寻找中、深部隐蔽油气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4.
自从30年代G·Iaubmeyer和V.A.Soko(?)ov第一次提出油气地表化学勘查以来,油气化探的发展几经盛衰,现在又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化探方法,找到了一大批油气藏,特别是地震方法难以发现的低缓圈闭和地层圈闭的油气藏,引起了整个石油勘查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但是,由于油气地表地球化学信息较金属矿弱得很,而且受近地表的土壤性质和地表的气候变化及微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干扰,地表地球化学晕的形状和强度变化多端,这就给地表地球化学资料的正确解释,推断和对比带来了严重困难。针对上述情况,谢学锦教授在1986年就提出“使用多参数的化探方法,将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互相验证,互相增强,从而增加解释推断的可靠性”本文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启迪下,探讨一下单参数和多参数地表地球化学方法,提高地表地球化学勘查对油气藏的识别力,以达到正确推断下伏油气藏存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在大庆油田附近青岗地区应用多参数化探方法找寻新油田,所使用的方法为①放射性测量,用活性炭吸收剂及使用CaSO_4及LiF剂量计;②井水采样,测量紫外吸收及紫外荧光;③土壤分析:Hg,I,sr,Ba,Ni,V,Mn,Cu、Zn及Ca。对结果解释的结论是青岗构造不是含油构造,最有利的地区是在构造的西南端。下一步骤应是使用地震及非地震多参数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方法,在选定的远景区进行详查,以确定钻孔位置。  相似文献   
86.
油气化探全国扫面计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学锦  孙忠军 《地质通报》2009,28(11):1536-1538
为保证国家油气资源安全,国土资源部规划了新一轮的油气大普查,地质、地震和钻探都已拟定了大规模的计划.区域油气化探作为油气勘探的一种战略性技术,理应纳入新一轮油气大普查计划之中.  相似文献   
87.
中国与欧洲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分析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国际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最关键的是分析问题。欧洲和中国在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做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使用统一的采样介质,即泛滥平原沉积物,并使用几种大型设备作为骨干配合使用多方法分析系统,分析76种元素,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制作了元素周期表上除惰性气体元素和人工元素以外的几乎所有元素地球化学图。欧洲恰恰相反,欧洲在采样介质上趋向于多介质,而分析技术上只使用少数几种大型设备;分析方法的单一,使得很多关键元素没有分析出来,如贵金属元素Ag,Au,Ir,Os,Pd,Pt,Rh,Ru;卤族元素F,Cl,Br,I;分散元素Ge,In,Se,Te;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元素K,N,S,B等。尽管欧洲强调以环境为目的,但很多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元素都没有分析,所以欧洲的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的信息量大打折扣。这些不统一的做法,将会制约全球地球化学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88.
89.
国际地质物料分析学术讨论会(“Geo-analysis 90”)于1990年6月3日至7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Huntsville召开。会议由加拿大光谱学会主办,组织与支持的单位有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安大略地质调查所、国际技术协会、法国巴黎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技术开发署、加拿大矿物和能源技术中心、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会以及美国地质调查局。会议还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以及许多分析公司和仪器公司的经济赞助。100余名与会者来至20个国家。中国代表有谢学锦、李家熙、钱德孙和殷宁万。现正在加拿大的邵友彬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0.
黑龙江森林沼泽区超低密度 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中部的嘉荫地区为典型的森林沼泽景观,在该区进行了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对比研究。通过河漫滩沉积物、活性水系沉积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利用河漫滩表层沉积物所圈定的异常不仅能较好地反映矿化信息,而且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地质背景。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定的异常很弱,只能反映出露矿信息。研究成果表明,河漫滩表层沉积物是森林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