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以农为基,民以食为天。很多学者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进行保护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保护基本农田确实取得了较大的作用,但都是从政府和管理层面进行的探讨,基本农田保护的强制因素较多,主动保护力度不够,因此这样的机制无论怎样完善,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怎样使基本农田保护成为全民的自主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日显突出,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与土地资源供给有限的矛盾?那就是要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这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3.
作为综合整治项目中的重要一环,项目设计也面临着与规划相似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对项目规划工作的开展同样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江南丘陵农业景观生态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伟民  谢炳庚 《热带地理》1991,11(4):299-307
  相似文献   
25.
国土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研究,聚焦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整治过程中的机理探究和规律总结,其成果既是开展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参考,更是进行国土资源管理决策的理论依据。湖南土地资源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加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湖南国土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几十年来,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及其他机构的学者对湖南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决筐提供了依据。勿庸讳言的是,目前国土资源管理基础研究中呈现“两多两少”的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26.
运用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支持下的ABM建模方法,以历史文化名镇湘西里耶镇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智能体构成的保护行为执行主体系统。以系统行为偏好和行为影响分析为切入点,分析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智能体的保护行为特征,从微观层面研究各智能体的保护行为变化对系统行为决策的影响,并依据行为动态模拟结果推导反映系统协调和优化的古镇保...  相似文献   
27.
基于小波分析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尺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长株潭核心区1989~200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资料,提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以湘江样带为典型研究区,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样带内的典型样线进行分析,得到时间及位置变化对土地利用特征尺度值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不同部位的特征尺度选择不是唯一的,具有不同的尺度敏感性。长株潭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类型最为单一,对于尺度变化最不敏感,适宜采用3 300 m左右的平均粒径为特征分析尺度;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敏感性最强,特征尺度采用1 980 m左右的分析粒径为宜;长株潭生态绿心区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敏感性较强,以3 060 m的平均粒径为特征尺度。  相似文献   
28.
景观生态破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在探讨景观生态破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原则以及分析人类对景观生态系统影响的成因和表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讨论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结果说明:水土流失率、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生物量指数、开荒率、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能够指示景观生态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29.
湖南省土地退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地经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湖南省,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十分普遍,土地退化类型多样,包括水土流失,土壤潜育化,土地贫瘠化,土地污染和土地损毁等一级类型,土地退化发生地域广泛,空间差异明显,由土地退化造成的危险显著。为整治已退化的土地和预防新的土地退化的产生,必须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和工业,大力植树造林,积极治理“三废”,强化土地利用管理和  相似文献   
30.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5期遥感影像数据,在ArcGIS等软件支撑下,运用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估算洞庭湖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 1995—2015年洞庭湖区林地面积持续减少,未利用地面积稳步增加,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的增减主导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② 1995—2015年洞庭湖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经历1995—2000年的陡增后不断下降,近20年来累计减少21.64亿元,减少幅度为1.06%,林地面积减少是洞庭湖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的根本原因。③ 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变化来看,1995—2015年洞庭湖区除废物处理价值有小幅增加外,其他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生态环境保育始终是洞庭湖区土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④ 1995—2015年洞庭湖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较为显著,格局变化较明显,高值区、低值区趋于集中,高-高类型区在西部的沅江流域常德段有所减少,向东部的汨罗江流域快速扩展,低-低类型区集中在北部、南部、西部的城镇相对密集区并沿城镇发展轴逐步扩张凝结成带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