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地综合整治的六个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的关键在于形成建设合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42.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楚雄  谢炳庚  李晓青 《地理研究》2013,32(11):2000-2008
为克服现有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存在权重设置主观性强、高维数据不易处理等不足,在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长株潭城市群地区1996-2009 年各年度和2009年各县(县级市、市辖区)为数据样本,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异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复种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②1996-2009 年,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以2002 年为分界点呈现出“平稳—快速增长”的阶段性发展态势;③2009 年,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表现为由近郊区向中郊区、再向远郊区梯度式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④与常规评价方法相比,投影寻踪法客观可靠,信息表征丰富,结果合理,在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长沙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空间粒度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2003年、2006年、2009年及2013年的遥感图像对长沙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在ArcGIS 10.0、ENVI 4.8、Fragstats 4.0和Excel 2007软件的支持下,通过上推尺度像元的比例占优法改变空间粒度,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粒度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类型水平上,随着粒度的增大,各土地类型的指数呈现出3种变化趋势:增大、减小及无明显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粒度越小,对斑块密度及斑块形状指数变化的影响越明显。空间粒度越大,对斑块结合度和斑块集聚度变化的影响越明显。景观水平上,随着粒度的增大,蔓延度指数先减小后基本不变;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缓慢减小;随着时间的变化,蔓延度指数呈减小的趋势,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增大的趋势。90 m是本研究中分析空间粒度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44.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在产权不够明晰、交易无法进行、隐形市场活跃、白发无序流转、流转分配关系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导致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有必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规范和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向城镇的流转。  相似文献   
45.
现代空间分析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已将重点放在非聚合行为抉择模型上,在交通运输研究、家庭市场研究和区位分析中已设计了多种离散抉择模型。  相似文献   
46.
中国传统地理学具有典型的东西文化特色,具备五大基本特点。与西方近代地理学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它们是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有着不同研究方法和分类方法的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同时,它们又在很多研究领域,无论是自然地理方面,还是人文地理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有时甚至是“残途同归”。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精髓,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整理开发。  相似文献   
47.
在早期,由现代状态向经济成熟期过渡的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而制造业劳动力比重先上升,然后下降,从长远看,服务业劳动力比重趋于提高。  相似文献   
48.
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最重要的一个矿床,该矿床分为A、B、C三个矿区,成矿以铜、铅、锌为主,伴有铁、钼、金、银等矿化。本文主要分析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闪锌矿与斑铜矿共5种主要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利用A、B、C三个矿区黄铜矿S元素含量,黄铜矿(Fe+Cu)/S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 93、1. 82、1. 8),黄铁矿Co/Ni值(平均值分别为5. 43、3. 89、1. 06),闪锌矿中Fe含量以及Zn/Cd比值(B区和C区Zn/Cd比值在177. 84~488. 13之间),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卡而却卡矿床成矿温度存在A区>B区>C区,其中B区7号脉>8号脉>4号脉的特征,A区成矿于中高温环境;B区、C区早期形成于中高温,晚期形成于中温环境。依据卡而却卡A、B、C三个矿区的成矿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黄铁矿Co、Ni、As元素含量特征、闪锌矿中Cd、Zn、Mn、Fe元素含量特征,认为卡而却卡矿床A区具有受岩浆热液控制的斑岩型铜矿床成因特征,B区和C区为矽卡岩型矿床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49.
国以农为基,民以食为天.很多学者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进行保护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保护基本农田确实取得了较大的作用,但都是从政府和管理层面进行的探讨,基本农田保护的强制凶素较多,主动保护力度不够,因此这样的机制无论怎样完善,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怎样使基本农田保护成为全民的自主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