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质学   3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孙家岭含钪岩体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中星星峡—明水—旱山微板块的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裂谷带。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白山组,由含斜长石角闪石岩和角闪石岩组成,钪主要赋存于角闪石矿物中。含钪岩体属富铁质超基性岩,全岩成分以高碱、高铝为特征;稀土含量较高,轻稀土略富集,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Sr、U富集,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Zr、Hf、Th及P。通过LA-MC-ICP-MS锆石U-Pb测年,首次获得孙家岭含钪岩体中角闪石岩形成于(339.5±2.6)Ma,表明该含矿岩体侵位及矿化作用发生于早石炭世,为裂谷拉张环境下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甘肃北山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和成矿系列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北山地区并不存在具分割洋-陆板块构造意义的缝合带或蛇绿岩带,主体由东天山和塔里木两大古陆系统构成。两大古陆系统的碰撞拼合带或界线大体位于方山口—黑山—碱泉子一线,以北归属东天山古陆系统,以南归属于塔里木古陆系统。按其内的地层时代、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地壳结构等特征,可将东天山古陆系统从北往南划分为北山岛弧带、北山(白山)晚古生代弧后盆地裂陷(谷)带和北山中央古陆断隆带3个Ⅱ级结构单元,空间上三者构成一个从岛弧—弧后盆地—前陆基底带的洋-陆过渡性的地壳结构。南侧的塔里木古陆系统则经历了初始陆核向成熟陆壳发展演化的地史过程,按不同地段的地壳结构和构造作用特征将其划分为(从北往南)塔里木古陆陆缘早古生代裂陷带、红柳园-大奇山-天仓古生代多旋回裂谷带和塔里木前陆基底带3个Ⅱ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成矿响应特征综述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的研究,探讨红山铁矿床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红山铁矿床中广泛发育一套与铁矿体呈共生关系的硅质岩。研究表明,与铁矿密切共生的呈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的灰色、紫红色硅质岩总体属于低硅类型的硅质岩。在SiO2-Al2O3判别图解中,SiO2与Al2O3负相关,样品数据点均落入热水沉积区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呈平缓型,与东太平洋热泉水、红海热卤水具有相似的正Eu异常和配分模式,δEu值均大于1,显示热水沉积的特征;硅质岩中的V、Ni、Cu、Ba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陆缘海盆热水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甘肃北山地区并不存在具分割洋-陆板块构造意义的缝合带或蛇绿岩带,主体由东天山和塔里木两大古陆系统构成。两大古陆系统的碰撞拼合带或界线大体位于方山口—黑山—碱泉子一线,以北归属东天山古陆系统,以南归属于塔里木古陆系统。按其内的地层时代、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地壳结构等特征,可将东天山古陆系统从北往南划分为北山岛弧带、北山(白山)晚古生代弧后盆地裂陷(谷)带和北山中央古陆断隆带3个Ⅱ级结构单元,空间上三者构成一个从岛弧—弧后盆地—前陆基底带的洋-陆过渡性的地壳结构。南侧的塔里木古陆系统则经历了初始陆核向成熟陆壳发展演化的地史过程,按不同地段的地壳结构和构造作用特征将其划分为(从北往南)塔里木古陆陆缘早古生代裂陷带、红柳园-大奇山-天仓古生代多旋回裂谷带和塔里木前陆基底带3个Ⅱ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成矿响应特征综述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甘肃省肃北县红山铁矿外围通过地质调查工作,新发现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铁矿点2处,初步评价为大-中型铁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蓟县系平头山组,其产出形态与空间分布受层位及背、向斜构造控制,且深部矿体好于浅部,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勘查区北部罗雅楚山复式向斜内红山铁矿西侧已圈定出长度大于50km的磁异常带,经验证为矿致异常。参照红山铁矿区潜力评价思路及预测成果,该区铁矿资源潜力可达10×108 t以上。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该地区有望形成大型铁矿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6.
谢燮  杨建国  王小红  王磊  江磊  姜安定 《现代地质》2015,29(6):1259-1270
甘肃北山红柳沟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北山裂谷带, 岩体侵位于敦煌岩群,主要岩石类型有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橄榄角闪苏长岩、橄榄辉长苏长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和辉石岩等。橄榄石Fo介于66.97%~82.92%之间,属贵橄榄石,斜方辉石En成分范围为68.49~77.65,属古铜辉石;单斜辉石En成分范围为45.85~48.81,主要为斜顽辉石和透辉石;斜长石An为58.70~72.69,以拉长石为主;角闪石以普通角闪石为主。岩体母岩浆Mg#值为0.59~0.62,属于高镁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主要分离结晶矿物受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控制,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遭受到下地壳物质混染。从构造环境、母岩浆、岩体类型、岩浆分异程度、同化混染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红柳沟岩体具有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与青海省拉水峡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的基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以低Ti、亏损Nb和Ta、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结合其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该岩体的形成与祁连山及其邻区460~440Ma时期俯冲向碰撞转换的作用有关,岩浆起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并在高位岩浆房中遭受了地壳的混染作用,从而导致岩浆中Si的增加,并引起富硫化物矿浆与富硅酸盐岩浆的不混熔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黑山铜镍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北山裂谷带内,庙庙井-双鹰山深大断裂南侧,含矿基性—超基性复式杂岩体侵位于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组和寒武系双鹰山组中。矿化主要赋存于杂岩体内的橄榄岩和角闪辉长岩内。采用锆石离子探针微区原位(SHRIMP)法获得矿化角闪辉长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374.6Ma±5.2Ma,表明该含矿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均发生于晚泥盆世。这一年龄数据的获得不仅对重新认识北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北山地区开展铜镍矿找矿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摘要:依据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了区内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元素的相关性,认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受断裂、地层及岩浆岩3种因素控制,即主要受大山头断裂带和庙庙井断裂带,蓟县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大山头、三个井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及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控制。根据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圈定出4处具较好找矿潜力的远景区,即大山头铜镍找矿远景区、三个井铜镍找矿远景区、庙庙井金铜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黄草泉东金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