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363篇
地球物理   338篇
地质学   940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新疆干旱区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对工业有害废物填埋处置场的选址、设计特点及安全性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某工厂有害废渣填埋处置场为例结合有关固体废物安全填埋研究课题成果,对干旱区与湿润区有害固体废物填埋工作的特点做了分析对比,对填埋处置场(坑)的设计计算及安全性预测等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在干旱、半干旱区既安全又经济地进行有害废物填埋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14C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总结了对比了不同因素对^14C计年的影响及误差校正方法,认为含碳样品的^14C/^12C初始比,不 对^14C计年精度影响极大,而且比值本身对环境变化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年龄校正需要对样品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进行详细的研究。核实验验形成大量的^14C可以示踪碳在大气,海洋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三大碳储库之间的交换通量和滞留时间,“弹-14”在大气,海洋和土壤中的分布可以解决洋流的变化,大气与海  相似文献   
63.
对我国南方中新生代地洼盆地中的砂岩铜矿床进行了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矿源岩中以辉铜矿和黄铜矿最有利于溶解和迁移,NaCl对Cu的溶解和含矿流体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溶液中Cu以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其中以一价铜氯络合物为主;温度的降低和溶液中性化导致了络合物的失稳、分解和铜矿物的沉淀。铜矿物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制约了砂岩铜矿中以辉铜矿为主及矿床分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64.
65.
本文研究了以cHCl=8mol·L-1盐酸为移动相,以聚四氟乙烯负载的钽试剂-CHCl3为固定相反相萃取层析钛(Ⅳ)的新体系,柱上层析的钛用cHCl=3mol·L-1盐酸洗脱后经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不仅钛回收率可达100%,并可使钛(Ⅳ)与多种离子分离。能用于矿物岩石类复杂样品及其他物质中钛的分离富集与测定,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66.
Chou万禧 《岩土力学》1997,18(A08):74-78
通过巷道周围岩体的应力及国学性质的套筒致裂法测试,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和分类。提出了巷道围岩稳定性判据以及巷道围岩分类的原则。介绍了稳定性分析方法在若干煤矿巷道围岩及立井井壁应力测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460铀矿床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任之鹤  万天丰 《铀矿地质》1997,13(3):154-158
460矿床为一个大型斑岩型铀-钼矿床。晚侏罗世近东西向分布的火山岩系为铀元素的预富集打下了基础。白垩纪流纹斑岩为其主要的成矿母岩,可能为NE向展布。早第三纪末期的热液活动使铀进一步富集成矿,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矿体呈NW走向。晚第三纪的表生淋积作用,使矿体上部近地表处形成次生富集带。基于上述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此类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8.
矿物纤维粉尘的表面特性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矿物纤维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矿物产生毒理作用过程的假说和因素判定;研究了矿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应重视矿物表面-细胞物理化学作用,并依据初步试验提出表面特征是矿物纤维表征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如表面活性域、催化作用等),而纤维性只是矿物表面特性的表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否可以用临界现象来模拟的问题引起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检验小应力变化是否确实触发大地震发生.这种检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作用在地震孕震断层上的小应力变化,第二是选择地震发生需要不同环境应力水平的地震.相同量级的小应力变化对于不同环境应力水平下发生地震的影响如果没有区别,则触发效应不存在;如果有明显差别,则触发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70.
华北地区700年来地壳应力场演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前地震断层相互作用问题已引起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一条断层的破裂可以影响附近其他断层趋于破裂的进程,两条断层间的确切作用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位置、破裂机制、错动量和介质力学性质。本研究给出了华北地区700年来由于长期构造加载及地震断层错动导致的累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ACCFS)的演化过程。长期构造加载场由GPS观测得到的地壳平均应变率场给出。关于历史地震断层破裂参数的估算,根据的是华北地区有现代仪器记录的大震资料归算地震烈度与断层破裂长度、震级和地震矩的统计关系;根据地质调查得到的地震断层走向、倾角以及本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估计滑动角。考虑粘弹性成层介质地壳模型,计算长期构造加载和地震形变(同震及震后介质粘弹性驰豫变形)造成的累积应力场变化。将累积应力场变化投影到后续地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得到△CCFS,并研究其对后续地震发生的触发作用。对1303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49个M≥6.5地震研究结果表明:ACCFS对48个后续地震中的38个有触发作用,触发率达到79.2%。应用当今累积应力场变化于华北地区1303年-2003年发生的M≥5地震,我们发现触发率达到75.5%,于1976年以来发生的M≥5地震触发率达82.1%。未被触发的地震中有些是发生在断层破裂区附近的余震,很可能是由于历史地震破裂参量估计的误差落入影区中,若排除这些影响,触发率会更高。研究表明ACCFS与发生的后续地震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ACCFS显著上升的地区包括渤海及其邻域地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端和太原盆地,其地震危险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