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412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本期选登了第六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会议论文六篇,其中“应用钻探微机智能系统改变凭经验打钻的现状”和“土星—881、890型全液压多功能钻机及其应用”为会议评选的优秀论文;“在复杂地层中施工定向孔及电算技术的应用”和“水力反循环连续取心钻探用钻头的设计和使用”为会议表扬论文.  相似文献   
73.
黑龙江省东部中生代伸展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10──20天准双周振荡的经向传播及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ECMWF1983年7月1日至9月12日逐日200hPa纬向风场资料,用复经验正交方法讨论了10-20天低频振荡的经向传播及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10--2天振荡有三个显著区域:贝加尔湖附近地区;赤道90°E附近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80-100°E,22-32°N之间。(2)源于较高纬度地区的振荡与源于赤道附近地区的振荡在105°E,17—23°N附近同位相相遇,在90°E,20°N附近反位相相叠加,振荡相互削弱,在25°N附近同位相相遇。(3)从振荡位相来看,中南半岛东南部、马来西亚北部、菲律宾以西区域的振荡向北传播到中国东南沿海,向西传播到孟加拉湾印度半岛;20°N以南低纬度地区的振荡很少能传播到80°E以东30°N附近地区;位于90-95°E,25-27°N之间的振荡以及贝加尔湖附近地区的振荡可以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  相似文献   
75.
为使震级概念更好地适应工程需要,本文在谱震级和震级谱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震级时程曲线和峰值震级的概念,并讨论了它们在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驱动重联过程作了二维可压缩磁流体动力学模拟.对于长的计算域(1:4),在持续入流的作用下形成了双重磁岛结构,这些磁岛在向外运动的过程中不断靠近,逐渐聚合成为一个大的等离子体团,并继续向外运动.这说明在地球磁层顶和磁尾所观测到的大尺度磁结构,很可能是在驱动重联过程中,由较小的等离子体团聚合后形成的.并初步揭示了在空间等离子体中,磁岛的聚合过程难以直接观测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77.
78.
检出于侏罗系沉积岩的一类新标志化合物——苯并藿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ported in this paper is a novel family of blomarker compounds -benzohopanes, which were detected in .the extracts of Lower Jurassic black mudstone samples from the Junggar Basin,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se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as hexacyclic terpenoids (C33--C35) related to the hopane series. The maSs spectrograms of the four compound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reported by G. Husell et al. (1984). The homologues of benzohopane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immature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coal-bearing strata.  相似文献   
79.
中国唐山实验台阵的近场强震加速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南加州大学(U.S.C.)以及地质调查局(U.S.G.S.)于1981年正式开始了一项中美双边强震观测的合作研究计划。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1982年6月底在中国唐山地震(1976.7.28,M_s=7.8)的余震区,布设了一个实验性的强震仪器台阵。这个台阵由12台三分量数字磁带记录式强震仪组成。从1982年7月至1983年3月,该台阵共取得了震级M_L=1.2—6.2的133个地震的285张近场加速度记录,其中大部分保留了初至P波和相应的精确到时。 本文介绍了实验台阵的运行情况和所获取的典型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展示了1982年10月19日卢龙M_L=6.2地震时距震中仅4公里的地点所获取的十分珍贵的近场加速度记录,其水平向最大加速度为0.23g,竖向最大加速度为0.128g。 本文还根据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有关震源情况的若干基本数据和近场地震动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80.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抗震办公室于1987年5月11—14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了“部分省、部抗办主任抗震工作情况交流会暨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计104人,他们主要来自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